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5|回复: 3

微软上海“攻坚”教育信息化凸现出软件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2 1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俞技峰文照谋6月13日,上海市普陀区100多个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又被召集
到该区的教育学院。区教研员传达了一条模棱两可的消息:本来早就应该进行的上
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要考,但是他也不确定时间,如果与会人员在7月份没有接到
进一步的通知,考试就取消了。此前两次会议也是同一内容,但传达的信息大相径
庭,一说考,一说不考。

  这并不是普陀区一个区的困惑,同一时间内上海市各区教委系统所属的学校都
面临着
同样的问题———其他各科的考试差不多都进行完了,而计算机考试却还在观望。
如果说有谁能让计算机考试出现这么大的变数,这个“谁”多半就是微软了。

  上海教委的紧急通知

  大约在5月中旬,上海市教委发出了一份紧急通知,通知传达了三个精神:

  1、各中小学教学电脑中所有未取得正版使用许可证的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
,在接到本通知起一周内必须清除。

  2、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本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凡以微软公司
Office软件为载体的必修课教学内容,一律改为选修课教学内容,条件暂不具备的
学校对这部分教学内容不再选用。

  3、由市课改办对此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出调查意见,经市教委审查后再行下达


  紧急通知传达到区一级,尔后便是口耳相传。在接到通知后,学校陆续开始卸
载Office软件。

  事实上,微软公司对上海市教委系统的“攻坚”始于半年前。据说,当时微软
市场部人员到很多学校做了市场调研,随后这些学校便收到了来自微软的通知。

 坊间传说的版本是,由于和学校之间无法谈妥,于是谈判便升级到了微软与上
海市教委之间。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主任陈海强证实了微软曾经向教委开价,但他没有透露细
节。微软方面通过其公关公司西岸奥美表示,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还没有什么结
果可以向外透露,并婉转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有消息说,微软提供了“相当优惠”的价格来提供许可证,但是上海市教委则
希望除了一次性购买许可证,微软方面提供非常便宜的后续升级服务。据说,今年
上海组织了一些老师编写了两套教材,让各个学校新学期挑选,因为都涉及到了
Office的内容,现在也很难继续,几乎所有学校都面临着下一个学期教材的征订被
迫延后的问题。微软攻坚?

  如果微软这次和上海市教委谈判成功,估计总额在3000万元左右,只能算是个
中等的单子,但其意义不言而喻。

  去年自唐骏出任微软的CEO后,微软就力图改善和政府间的关系,以摆脱政府
采购失利的阴影。随后,微软的政府采购的单就出自上海:微软上海市政府的信息
系统工程采购100%中标,上海市政府将3年内向微软支付75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
微软WindowsXP在内的产品。

  同年,微软公司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
司宣布正式开业。这被舆论看成是微软向上海政府示好的又一大举措,其象征意义
远大于实际的投资价值。

  在这个时候,微软选择向上海教育系统发动打击盗版的活动,而不是以往主要
针对的企业,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业内人士分析,微软此举的风险亦不小:一是教育系统的经费不高,学
校的采购一般来说是教委拨款和自筹资金;二是一旦不能够拿下这个单子,影响会
相当复杂———有数据显示,上海市教委下属学校有约2000所,共有在校学生150
万左右,潜在客户损失不小;三是采购实际涉及了市、区两级财政,从目前的情况
看,市、区或者是区与区之间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在教委下发通知之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5月26日致信教育系
统(上海市教委领导、各区县主管教育的领导、各位中小学的校长),盛赞“要求各
学校于近期内立即删除教学电脑中所有未取得正版使用许可证的MSOffice软件”之
举,同时信中提到要“以各种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如3年的计划、最优的性价比、
新应用的培训)协助各学校实现全面软件正版化(如Windows系列、Office系列)的平
稳过渡。”

  截至发稿前,又有消息说,上海市教委已经和金山谈妥将采购金山的正版WPS


  教育信息化凸现危机

  微软和上海市教委的谈判,也凸现了正在进行中的“教育信息化”中的危机。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
通知》(教基[2000]34号),提出用5年~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
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在这方面,上海是全国
范围内步伐走的最快的省市之一。2003年1月15日,“校校通”正式全面开通。

  当时有分析认为,以“校校通”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中,硬件业务不会有什么
增长,因为这方面进入门槛低,很多学校是一步到位,相反软件会有很大的增长,
软件和服务被认为是“校校通”今后一个很大的获利空间。更有不少人看好上海市
建设“校校通”所投入的11.6亿元。

  但事实上,硬件的数量被当成了信息化教育的第一要义,在上海的实践中,“
学生生均电脑配置比例达到小学15∶1、初中10∶1、高中8∶1的目标”。最近一次
统计显示,该市的教育系统的电脑拥有量是15万台。

  “折腾了半天,只见到硬件了”,该市教委系统有人表示,“80%的资金投向
都是硬件。”这体现了目前教育信息化中的一种观点:先硬件、后软件,但也同样
解释了11.6亿的投资,何以在微软打击盗版面前显得措手不及。

  此外,对于改变硬件使用率低这一现状的呼吁也甚嚣尘上,这同样是一个硬币
的两个面:钱大部分都投资到了硬件,软件的投资当然只有等到以后。

  据相关IT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3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将以11%的速
度增长,达230亿元人民币。不过对于日益增加的投资,究竟是以先硬件后软件的
思路进行投资,还是合理分配硬件、软件乃至是服务的经费,一批一批购置机器,
以提高硬件使用率?在微软和上海市教委谈判的背后,软件问题无疑在教育信息化
中凸现出了其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3-6-22 1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了一个关于微软的帖子,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只是提醒各位为linux发展,为自由软件发展,为国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发展而努力的人们,微软不是傻瓜,他们也没在等待。
他们在赚中国人的钱,并且同时从小学开始就为微软培养用户群体,培养开发人员。
学校这片空间,linux不去抢占,windows就会去抢占的,而这样的情况就是导致将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决定了人们使用的操作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2 1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版面应该不介意发任何科技消息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7-4 1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M$这次在上海的打击面非常广。很多”windows就是好“的用户在网上叫苦,并询问有没有和windows一模一样的免费的替代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7 06:12 , Processed in 0.081883 second(s), 16 queries .

©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