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7 16: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sutie, 你正说到我新里面去了啊,呵呵,我现在就是amd64的cpu
准备弄一个debian的amd64 port装上
然后做个raid,大家给我一点意见咯。
网上找到了raidtools和mdadm分别在linux上做raid的资料,贡献出来如下:
首先是raidtools的,文章里面的raidtools还是1.0版本的,现在raidtools已经有2.0了,支持raid0 1 4 5。
Linux 下磁盘镜像的制作
由 徐永久 发表于 2001年10月17日 00:08。
磁盘镜像作为数据冗余的一种手段,在关键性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利用作者的实战步骤,介绍了联想万全2300 服务器上在 Red Hat 7.1 下面制作镜像磁盘的过程。
联想万全 2300 服务器,实在是笔者不敢苟同的服务器,大概只是适用于 NT 4.0 的安装,对 Linux 的支持很差,最先安装 Red Hat 6.x/7.0 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对 SCSI 卡的支持)。 但是,这次安装 RH7.1 ,却是出奇的顺利。
对于 2.2 版本之前的内核需要做一些打补丁的工作,我们这里因为是 2.4 所以,不需要这一步。系统中已经安装了 raidtool 软件包。检查是否安装:
# rpm -qa|grep raid
应该显示:raidtools-0.90-20
然后是建立文件 /etc/raidtab :
raiddev /dev/md0
raid-level 1
nr-raid-disks 2
nr-spare-disks 0
chunk-size 4
persistent-superblock 1
device /dev/sda
raid-disk 0
device /dev/sdb
raid-disk 1
如果有多余的磁盘,可以添加在后面:
device /dev/sdd5
spare-disk 0
但是注意需要修改 nr-spare-disks 参数。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运行:
# mkraid /dev/md0
做镜像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查看做镜像的过程:
# cat /proc/mdstat
显示:
Personalities : [raid1]
read-ahead 1024 sectors
md0 : active raid1 sdb[1] sda[0]
17921728 blocks [2/2] [UU]
[>....................] resync = 3.5% (638976/1792172 finish=14.6min speed=19624K/sec
unused devices: <none>
以上显示了还需要等待的时间 14.6 分钟。
经过这段时间后,再查看状态:
显示:
Personalities : [raid1]
read-ahead 1024 sectors
md0 : active raid1 sdb[1] sda[0]
17921728 blocks [2/2] [UU]
unused devices: <none>
表示磁盘镜像已经成功。
本文参考了 Linuxdoc 上的资料,其实是其中关于 RAID1 部分的节录。
如果你对其他的 RAID 方法感兴趣或者对其中的某些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的话,
建议你阅读这篇文章:
http://www.linuxdoc.org/HOWTO/Software-RAID-HOWTO-4.html
文档是最好的老师,辨别和使用正确的文档来自自己的实践。
本文或者本站的其他文章,不是您的语录,他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主观意见。
请记住,一切依靠你自己的 practice,然后才会有 experience。
接下来看看mdadm吧
利用mdadm在Linux中配置RAID
techrepublic.com.com
6/1/2005
URL: http://www.zdnet.com.cn/techupdate/system/linux/story/0,3800030639,39334015,00.htm
本文讲述如何利用mdadm工具在Linux中创建和管理RAID磁盘阵列。
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备份的重要性。不过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备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实际对数据的备份次数却要少于理论上的最佳值。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备份解决方案,其中大部分都是采用快照的策略。换句话说,大多数系统在数据恢复时,都只能恢复到上次备份时的状态。而少数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实时的备份能力。
RAI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者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则是一种全面的增量备份解决方案。RAID具有多种模式和附加功能,基本的RAID就已经可以实时的保存多个文件副本了。
RAID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容量一致的磁盘组成一个阵列(或一个组)。之后在系统中,这些物理存储设备就会被统一看作一个整体,或者说是“元设备(meta device)”。
向这个阵列中写入数据,实际上就是将数据同时写入每个磁盘。因此当这个阵列中的一个磁盘发生错误,其它磁盘中的数据依然能得到保存。
当然,RAID并不能替代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即时备份工具,不过它却可以保证当你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不会仅能恢复到几天前的数据。另外,RAID还可以帮助你找回偶然删除的文件。
RAID的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系统的内核也可以支持。你所要做的就是购买两块相同的硬盘,然后分成同样大小的分区。之后你可以从这里 下载mdadm工具,以便创建和管理RAID阵列。
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在磁盘上创建你的第一个阵列:
# modprobe md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hda1 /dev/hde1
以上命令创建了阵列(/dev/md0),并将其映射到两个物理磁盘上(/dev/hda1 和/dev/hde1)。这种RAID阵列被称为RAID1,即直接镜像模式。当建立好后,你可以对其格式化,并像操作其它分区一样操作它。
RAID不需要什么配置文件。当系统启动时,RAID阵列会立即生效。因此你可以像处理其它物理分区一样对RAID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