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歉:由于站点的被迫变迁,下文述及的链接已经不可用:
把问题集中到这里,方便大家查找。过去版本发现的问题如果新版本还有,解决方法不再重复,也就是说,若在 2.0 FAQ 查不到,请继续向下看。
changelog:
2007-06-24
更新了第 17 条,合并某些链接进入 FAQ。
索引:
0、Magic Linux 和其他发行版本有什么区别?Magic Linux 的定位是什么?
1、是否可以直接拔下 USB 设备?为什么无法安全删除(卸载) USB 设备(报告设备忙)?
2、如何下载 mms 、rtsp 流媒体文件?
3、为何我的声卡不出声?
4、为何每次用 alsaconf 配置好声卡,当时可以使用,重启后就又不出声音了? 5、为何安装 linux 后我的 winxp/2003/2000 不能启动了?
6、如何理解 linux 下分区的概念?
7、我该如何分区才好?
8、有什么办公软件可以使用?如何安装 OpenOffice?
9、如何在 SATA 硬盘上安装系统?
10、如何实现对 NTFS 分区的写入支持? 何谓 FUSE?
11、哪些服务可以关闭,以提高启动速度和系统运行速度?
12、为何某些时候输入法突然失灵,或者输入速度越来越慢?
13、如何编译内核?如何开启对称多处理器支持(SMP)?
14、为什么 ADSL/VDSL 不能上网?
15、如何设置启动级别?
16、如何设置控制台的最高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17、典型的 xorg 配置文件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才能调整图形界面的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色彩深度?如何设置宽屏显示器的分辨率?如何开启显卡的 3D 加速功能?如何开启 X server 的透明支持?
18、如何安装 nvidia 显卡驱动?
19、如何安装 ProE 野火版 3.0?
20、如何在 Magic Linux 2 下正确使用 Opera 9?
21、如何运用 hdparm 优化磁盘参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22、如何优化内核参数才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23、如何启动/关闭一个服务?安装一个服务软件包后服务没有默认启动,我该怎么办?
24、如何添加打印机?
25、如何才能知道软件包安装后其文件位于什么位置上?
26、如何修改开机画面(bootsplash)?
27、如何驱动无线网卡?
28、什么是 so 文件?安装软件时系统里缺少某个 so 文件怎么办?
29、如何将单个驱动程序源文件编译成内核模块?
30、如何处理乱码文件名或文件夹名?
31、如何用命令行方式配置无线网络?
32、为什么不使用 windows 盘符标明挂载的 windows 分区,而是使用 hda1、hda2...这样的方式?
声明:开发组的电脑都非常古老,但是运行 magic 2 非常平滑,我的全部开发工作都在这上面进行。如果想玩 3D 游戏,请注意:因为 xorg 基本只能提供 2D 加速,3D 加速是显卡厂商的技术机密,社区基本不可能开发 3D 驱动,所以安装显卡厂商的 linux 驱动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主要是指 nvidia 和 ati,其他显卡可以通过升级部分软件包实现基于 dri 技术的 3D 加速,参见第 17 条)。
以下是我(kde)的配置:
[code:1]
cpu:celeron 2 1.1GHz
mainboard:via 693-596
memory:384M sdram
video:GForce2 MX440 +64M sdram
sound:C-Media cmi8738
netcard:RTL-8139
harddisk:IBM IC35L040AVER07-0 40G + sagate ST320420A 20G
[/code:1]
以下是根据网友的反馈估算出的最低配置:
[code:1]
cpu:pentium pro (i686) 以及以上档次的处理器
memory:128M sdram
harddisk:最小可用空间 >= 3.5 G
[/code:1]
在这样的硬件上系统会非常缓慢,仅仅勉强运行。
以下是我们的推荐配置:
[code:1]
cpu:pentium III 667MHz 以及以上档次的处理器
memory:sdram >= 256M
harddisk:可用空间 >= 5.0 G
video:最好是 nVidia 系列显卡,其他显卡在 linux 下使用 3D 加速会稍微有些麻烦
[/code:1]
这是平滑运转 magic linux 2.0 的最低配置。
具体安装步骤请看:
MagicLinux 2.0 安装详解 作者:叶风扬
打包下载地址:
http://linuxfans.org/nuke/module ... eninfo&did=2241
---------------
2.0 final FAQ
---------------
0、Magic Linux 和其他发行版本有什么区别?Magic Linux 的定位是什么?
Magic 是针对其他发行版本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专门为华语用户开发的桌面版(不是服务器版,也不是工作站版),你感觉其他发行版本你最难受的地方都有哪些?Magic 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简而言之,windows 桌面版的定位,也是 Magic Linux 的定位,尽管 Magic 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建议安装 Magic 试试就明白了。
在国内,原本通晓 GNU/Linux 技术的人就不多,持有和 magic 相同开发理念的人就更是大海捞珍,关键问题就在这里。国内 linux 社区用户以使用桌面版的居多,毕竟是爱好者的天下,而真正的开发者却是搞服务器的居多,因为要挣钱。如果 magic 的开发方向从了众,变得象其他发行版本一样定位笼统宽泛,相信开发者会多一些,那样的话 magic 的存在除了多增加一点人气,给某些人练手外就再也没什么价值了。
ubuntu 的确不错,但是一个囫囵吞枣似的系统很难集中精力把其中一样做好,结果天下 linux 系统看上去除了外衣不同,本质没什么区别。magic 和 海巍 是国内仅有的两个真正由社区运行维护的发行版,海巍基于 ubuntu 。或许 ubuntu 更符合某些人的开发理念,也更加从众如流,但也更加没有个性,因为跟大多数桌面发行版一样那是给少数爱好者准备的玩具,而绝对不是面对世界上那 90% 离不开 windows 的桌面用户提供的真正额外选择,因为要做到称为一种真正的额外选择,就必须使用户几乎毫无痛苦的从 windows 平台迁移过来,就要几乎 100% 地重现客户原有的工作环境和使用习惯,而绝对不是仅仅修改界面、做表面文章。尽管包括 ubuntu 在内的一批 linux 发行版都声称自己是最易用的,但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如 windows 方便易用,这几年我的感受是 linux 的硬伤太多了。世界上不乏 linux 服务器,相反服务器太多太出色了,而桌面系统一直是 linux 的软肋,极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这个事实,有此引发的通病就是几乎所有桌面版开发人员都有难以割舍的服务器情节,怎么搞系统也像服务器,也能找到服务器的影子。
magic 就是要顶住任何压力,坚定不移地走大众化路线,为最广大普通不懂技术的用户打造最易用的中文 linux 桌面发行版系统。这不是什么红头文件的标题,更不是哗众取宠的口号。我们做的就是一个实用的产品。
具体参见这里:
Magic Linux 到底要作什么:桌面?工作站?服务器?抑或是四不象?
1、是否可以直接拔下 USB 设备?为什么无法安全删除(卸载) USB 设备(报告设备忙)?
强烈建议不要直接拔下设备!尤其是在写入数据后。因为为了加快设备访问速度,对 USB 设备的存取是非同步的,直接拔下设备,可能导致内存缓冲区里的数据来不及写入设备,从而造成数据丢失。就连 win 都要求先卸载设备。
正确的步骤:先关闭所有使用 U 盘的程序和窗口,然后右键点击桌面上的 U 盘图标,选择安全删除。如报告设备忙,你就要使用命令:
fuser -k /dev/sda (假设您的 U 盘是第一个 SCSI 设备 sda)杀死所有使用该设备的进程,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或者干脆直接重新登录 kde。
2、如何下载 mms 、rtsp 流媒体文件?
使用 kaffeine 播放器可以方便地下载流媒体文件。
a、如果是 konqueror 浏览器可以直接左键点击链接,kaffeine 会自动打开,通常会在浏览器开设一个新的标签页,里面会显示 kaffeine 的视频窗口,在窗口上点击右键,选择“流另存为...”即可。
b、无论是 konqueror 还是 firefox,都可以在链接上点击右键,选择“复制链接地址”,然后在 kaffeine 的文件菜单里选择“打开 URL...”,右键点击输入框,选择粘贴,点击确定,如果能播放,就在 kaffeine 的文件菜单或者视频窗口的右键菜单里选择“流另存为...”即可。注意:由于网站的限制,有些流媒体不可以保存。
[new]
3、为何我的声卡不出声?
这是一个罕见的问题,声卡不出声的原因很多。ALSA 是一个社区提供的通用解决方案,而并非声卡硬件厂商提供,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 100% 满意,使用我们提供的新内核以及 alsa 驱动是一个重要解决途径。你有没有尝试运行 alsaconf 重新配置声卡?有没有正确调整 kmix 的设置?
比如:CMI8718 声卡打开 kmix “切换”选项卡里的两项足够了:
IEC958 in Monitor
IEC958 Output
而绝对不可以打开:
Exchange DAC 导致无声!
IEC958 Mix Analog 导致声音失真!
你需要自己摸索。
如果你的声卡没有被驱动,那么屏幕右下角托盘区的小喇叭图标(kmix)就会显示一个红叉,或者调整设置后依然不能驱动你的声卡,特别是 ac97’声卡,以及比较新的 hda 声卡,那么就需要同步更新内核和 alsa 驱动了。可以在这里下载内核及 alsa 驱动: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rnel/2.6.17.9-1mgc/
以及 alsa 相关工具: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13-3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13-2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12-1mgc.i686.rpm
警告:安装前一定要卸载老的 alsa 包:
rpm -e --nodeps alsa-driver 这一步如果你先前没安装 alsa-driver 则会报错,不要理睬。
rpm -e --nodeps alsa-lib alsa-utils alsa-oss
rpm -ivh --force kernel* alsa*
安装后重启计算机,看看是否有声音了,必要时运行 alsaconf 重新配置声卡试试。
再次重申:第一,你必须先卸载老的 alsa 包;第二,因为用新的配置文件取代了老的,所以安装 alsa-lib 会报告一个冲突,所以这里必须使用 --force 参数。
4、为何每次用 alsaconf 配置好声卡,当时可以使用,重启后就又不出声音了?
这是一个罕见的问题,试试如下方法:
(1)、创建一个 alsactl 的复本
cp -f /usr/sbin/alsactl /sbin/alsactl
或者也可以下载一个修正过的 alsa-utils 包更新你的系统: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10-3mgc.i686.rpm
rpm -e --nodeps alsa-utils
rpm -ivh alsa-utils-1.0.10-3mgc.i686.rpm
推荐按照上面第 3 条提供的方法更新内核和 alsa 相关软件包。
(2)、安装后重启,看看是否有声音了,必要时运行 alsaconf 重新配置声卡试试。
(3)、如果还没有声音,那么运行
chkconfig --level 2345 kudzu off
在 2、3、4、5 运行级完全关闭探测新硬件的 kudzu 服务。然后重复上面第(2)步。
5、为何安装 linux 后我的 winxp/2003/2000 不能启动了?
安装期间,不能在 win 系统所在分区前方增、减分区,这将导致 win 的引导管理器在原来的分区位置上无法找到系统文件,从而报告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导致 win 不能启动。
修复的方法是修改 boot.ini 文件。在你的 C 盘(通常是 /mnt/hda1)根目录下找到文件 boot.ini (在 win 下这是一个隐藏文件,需要修改文件夹属性才能看到,还要去掉它的只读和系统属性才可以编辑),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他,找到 windows 启动选项那行,例如:
[code:1]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7)\WINNT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7)\WINDOWS="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fastdetect
C:\=Windows 98
[/code:1]
如果你在 win 分区前面删掉了一个分区,然后增加了两个分区,相当于在 win 分区前面增加了1 个分区,那么就将 partition(7) 参数加 1,变成 partition(8):
[code:1]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8)\WINNT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8)\WINDOWS="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fastdetect
C:\=Windows 98
[/code:1]
保存后重启就能进入 win 了。
6、如何理解 linux 下分区的概念?
参见:Windows-Linux 分区对照表
7、我该如何分区才好?
谈到分区,不得不提到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以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数据结构和方法集合。Linux 启动以后,会在内存中创建一棵虚拟的文件系统树,所有系统已知的存储设备(例如磁盘分区、闪存盘、磁带)都被认为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叉,也称为一个加载点。有两个加载点是必要的。一个是 / (根目录或称根文件系统),一个是 swap (交换分区,用作虚拟内存)。有了这两个加载点,你的 Linux 就可以正常安装和使用了。
分区需要几个?
分区至少要有两个:一个用来加载 / ,文件系统可以选择 Ext3 或者 ReiserFS。(其他的文件系统你可以在你熟悉了 Linux 和了解其他文件系统的特性以后,再来尝试。) 另一个用来加载 swap,文件系统理所当然地选择 linux swap。
分区需要多大?
"/" 所在分区至少需要 3.5 G,否则安装过程会中断。如果将来要安装其他软件,例如 gnome 桌面环境或者一些游戏,则需要至少 5G。
swap 分区大小至少跟你的内存大小等同,推荐为物理内存的 1~2 倍,如果小于 1 倍,你将不能使用休眠到磁盘的功能。当然,如果担心以后会使用一些超大程序(如某些科学计算工具),那分 2~3 倍于内存大小的空间给它也可以,日后还可以酌情增减交换分区的大小和数量。
还需要其它加载点么?
对于不清楚 Linux 加载点作用的朋友,你可以先使用两个必需分区运行 Linux。当你愿意、喜欢或者有特殊需要继续使用 Linux 的时候,你再给 Linux 添加空间。这样你可以充分使用你的硬盘。例如有些人在 /home 里存放了自己下载的很多歌曲,但又不想日后重装系统时被格式化掉,你可以为 /home 单独分一个区,今后重装系统时不要格式化而是直接挂载这个分区到 /home 即可。由于 /usr 目录非常庞大而又很少改动,/var 经常变化,也可能很庞大,有些人喜欢单独为它们分区。
不用担心再添加空间会很困难。如果某个分区显得小了,只需要(利用磁盘的空闲空间或删除一个无用分区)创建一个更大的分区,把它挂载到一个临时目录,然后把现有分区里的文件复制到这个临时目录里,接着修改 /etc/fstab,将原来加载点对应的分区修改成那个新的分区,然后重启即可,而你对程序的相关设置不会改变。
[new]
还有其他注意事项么?
(1)对于 win 系统,不建议使用两个以上主分区,建议用一个主分区+一个大扩展分区,扩展分区本身就是一个主分区。
(2)安装 linux 之前,务必在硬盘上留出空闲空间,或者在 win 自身环境里删除一个分区备用,也可用 pqmagic,但完成操作一定要重启进入一次 win 以便使硬件变更被系统识别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其他操作。绝不能格式化一个 win 分区用作 lin 分区!这是因为:在 magic linux 1.2/2.0 版本上,安装程序 MI 存在一个 BUG:格式化分区时并没有修改分区标识,导致该分区仍然被识别成原来的分区类型,这样直接格式化 win 分区成 lin 分区并安装系统后将不能启动。
(3)安装期间,不要删除 win 下的分区。特别是不能在 win 系统所在分区前方增、减分区,这将导致 win2000/xp/2003 不能启动(修复的方法是修改 boot.ini 文件,参见上面第 5 条“为何安装 linux 后我的 winxp/2003/2000 不能启动了?”)。若原来有 linux 分区,则尽量安装在原来的 linux 分区上,而不应该格式化掉一个原有的 win 分区。这样 win 就不会因为原来一个能识别的分区变得不可认识了,误认为它损坏了,从而造成检测硬盘、启动缓慢等现象。在 win “管辖范围外”安装其他系统,win 将不予理会。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尤其是 win 2000,一些 win 论坛也有深入探讨。
8、有什么办公软件可以使用?如何安装 OpenOffice 2.0.2?
所有办公软件在这里可以下载: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0/cd2/OFFICES/
强烈推荐由 firefly 编译的 OO 中文加强版系列,最新版为 OOo 2.0.2 中文加强版。不推荐使用 koffice,因其中英文混合排版算法存在严重缺陷。OOo 2.0.2 中文加强版的安装方法如下:
下载: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nstall-20060320.img
下载后扩展名改为 iso:Openoffice-2.0.2-Linux-Install-20060320.iso
[传统方法]:
(1)、登录 root 账户,若是普通用户,使用 su 进入。找一个空目录,如 /mnt/cdrom
(2)、将当前目录下的 iso 文件挂载到那个目录:
mount -t iso9660 -o loop Openoffice-2.0.2-Linux-Install-20060320.iso /mnt/cdrom
(3)、进入 /mnt/cdrom 运行安装脚本:
cd /mnt/cdrom
sh ./setup.sh
不要修改默认安装地址,根据安装提示,即可成功安装并在 kde 的菜单“办公”下面建立 OOo 2.0.2 的菜单。
[快捷方法]:
登录 root 账户,右键点击 ISO 文件,选择 动作-->管理 ISO-->装载 ISO,桌面会弹出一个同名文件夹,进入该文件夹,双击 setup.sh 即可安装,安装完,右键点击桌面弹出的那个文件夹,选择 动作-->管理 ISO-->卸载 ISO 即可。
要安装 2.0.4 版本参见这里: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 ... wtopic&t=173908
9、如何在 SATA 硬盘上安装系统?
请务必在 BIOS 设置里采用 SATA 增强模式,而不是映射成 PATA (IDE)模式,这样第一块 SATA 硬盘会被安装程序和系统识别成 sda,安装会顺利进行。
10、如何实现对 NTFS 分区的写入支持? 何谓 FUSE?
要实现对 NTFS 分区的写入支持就要使用 FUSE 技术。 FUSE 是“用户空间文件系统”的意思,所谓用户空间文件系统,是针对内核空间文件系统来讲的。一般而言,linux要支持哪个文件系统,必须首先把它编译进内核或者至少做成模块,但是 fuse 可以作为一个用户自己的文件系统与内核通信的公共接口,这样用户自己的文件系统不需要征得内核开发组的认可,就可以自由地通过 fuse 挂载为一个“额外的内核文件系统组件”,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内核对新型文件系统的支持。
挂载一个 NTFS 文件系统,通过内核和修改 /etc/fstab 配置文件,也之能“只读”地挂载。若要“有限可写”地挂载一个 NTFS 文件系统,需要使用 ntfsmount 命令:
假设你的 NTFS 分区在 /dev/hda10 那么通常系统已经在 /mnt 下面创建了一个 hda10 目录,而且自动将 /dev/hda10 通过内核只读地挂载到 /mnt/hda10,里面可以看到相关文件。
a、如何实现“有限可写”地挂载 NTFS 分区?
[new]
传统方法:首先必须卸载系统默认挂载的这个 NTFS 文件系统:
(1)关闭这个 /mnt/hda10 分区上的所有程序和窗口,并且使用 fuser 强行终断所有程序对这个资源的使用:
fuser -k /mnt/hda10
(2)卸载这个分区:
unmount /mnt/hda10
然后使用 ntfsmount 命令挂载这个 NTFS 分区
(1)将 fuse 驱动模块加载进内核
modprobe fuse
注意:由于 ML 2.0 正式版已经将 fuse 直接编译进了内核,所以这步就不需要了。
如果非要执行这步会得到一个错误提示:
FATAL: Module fuse not found.
(2)重新挂载 NTFS 分区为可写模式:
ntfsmount 设备 挂载点 -o 选项1,选项2,...
例如:
ntfsmount /dev/hda10 /mnt/hda10 -o umask=0,locale=zh_CN
如果要浏览到系统隐藏文件,需要加 show_sys_files 参数:
ntfsmount /dev/hda10 /mnt/hda10 -o show_sys_files,umask=0,locale=zh_CN
这样就可以在 /mnt/hda10 读写你的 NTFS 分区了。
[new]
新方法:安装这几个包,重启进新内核就可以了。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17.9-1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2.5.3-4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2.5.3-4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BETA_1mgc.i686.rpm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 ... 0BETA_1mgc.i686.rpm
_________________
b、如何卸载 NTFS 分区:
(1)关闭这个 /mnt/hda10 分区上的所有程序和窗口,并且使用 fuser 强行终断所有程序对这个资源的使用:
fuser -k /mnt/hda10
(2)使用命令 fusemount 命令卸载 /mnt/hda10 分区:
fusermount -u /mnt/hda10
警告:
虽然目前对 NTFS 的有限写入支持已经是安全的,但我们不主张大家这样做,因为你可能误删除重要文件,导致 WindowsNt/2000/xp/2003 不能启动!尤其是使用 show_sys_files 参数的时候更加危险!仅当我们用常规方法不能修复 NTFS 分区错误,或者不能访问 NTFS 分区的时候,才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抢救 NTFS 分区上的数据。
11、哪些服务可以关闭,以提高启动速度和系统运行速度?
禁用不需要的服务,需要下面的命令:
系统通常不需要提供 ssh 连接:
/sbin/chkconfig --del sshd
如果不需要“计划任务”功能:
/sbin/chkconfig --del crond
如果不希望每次启动都搜索新硬件:
/sbin/chkconfig --del kudzu
如果没有打印机:
/sbin/chkconfig --del cups
如果没有局域网:
/sbin/chkconfig --del smb
最后重启计算机即可。恢复这些服务,只需把上面命令中的 del 换成 add 然后重启计算机即可。
12、为何某些时候输入法突然失灵,或者输入速度越来越慢?
这是一个罕见问题,原以为是源自 QT 的一个 bug,后发现是小企鹅输入法(fcitx 3.2test)的 BUG:
可以将小企鹅输入法降级至 3.1.1 版即可解决:
下载: http://magiclinux.org/people/kan ... 3.1.1-1mgc.i686.rpm
卸载原版本:
rpm -e --nodeps fcitx
安装 3.1.1 版本:
rpm -ivh fcitx-3.1.1-1mgc.i686.rpm
13、如何编译内核?如何开启对称多处理器支持(SMP)?
首先需要在这里下载当前运行内核对应版本的源代码(kernel-source):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0/cd1/RPMS/kernel/
安装源码包,例如:
rpm -ivh kernel-source-2.6.15.3-1mgc.i686.rpm
内核源码包安装后已为编译硬件驱动作好准备,但若要用它重新编译内核,你需要如下步骤:
cd /usr/src/linux-2.6.15.3
make mrproper
ln -sf /boot/config-2.6.15.3 .config <----注意 config 前面有个点
make menuconfig 或者 make xconfig (推荐)完成内核配置
make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
开启对称多处理器支持(SMP)的方法:
1、配置内核时选择: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 (SMP)
2、在 Processor family 里选择自己的 CPU 型号
3、双击 Maximum number of CPUs (2-255) (NR_CPUS) 在弹出的输入框里将默认的 8 修改成你的实际 CPU 数量。
完成上述步骤,保存修改并退出,接着编译内核即可。
注意:由于 magic 内核打了补丁,若要从 kernel.org 下载安装新的内核,会损失一些功能,例如启动画面功能。重编内核后,以下依赖内核的软件包(主要是驱动程序)皆需要重建:
http://magiclinux.org/dev/2.0/cd ... 0.1.12-1mgc.src.rpm
http://magiclinux.org/dev/2.0/cd ... er-1.4-1mgc.src.rpm
http://magiclinux.org/dev/2.0/cd ... 1.12.1-1mgc.src.rpm
http://magiclinux.org/dev/2.0/cd ... 6.13.4_3mgc.src.rpm
http://magiclinux.org/dev/2.0-up ... 060501_1mgc.src.rpm
参见: Linux 2.6.19.x 内核编译配置选项简介
[new]
14、为什么用 ADSL/VDSL 拨号连接不能上网?
(a). 这很可能是你设置错误导致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你对连接 ADSL/VDSL 的那块网卡设置了默认网关,或者设置该网卡使用动态获取 IP 地址的 DHCP/BOOTP 工作方式,这也会自动分配一个默认网关,招致问题。
为什么设置了默认网关就不能上网了?
究其原因,这是由 ppp 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一旦有了默认网关,ppp 就不能用远程服务器上的网关代替本地默认网关,导致路由错误,浏览器找不到互联网接入点,只能在本地打转,就会出现明明已经成功地拨号连接,浏览器就是不能上网的毛病,这和 DNS 没有任何关系!而 magic 2.0 的拨号脚本采用的是 ras-pppoe 官方的脚本,又没有重置网关的功能。请严格遵照开始菜单里的“宽带网络设置向导”设置账户!更详细的解释参见下面 2.0RC3.1 FAQ 中的第 5 条。
目前更新了几个包,修正了问题。参见这里。
(b). 这可能是网卡驱动问题。如果你的网卡设备太新,在老内核下很可能无法驱动,比如:nforce 板载网卡的驱动称为 forcedeth ,在 magic 2.0 使用的内核里并没有这个驱动,直到 2.6.19 以后这个驱动才基本完善地进入了官方内核:
[code:1]
[root@MagicLinux ~]# uname -r
2.6.20.1
[root@MagicLinux ~]# modprobe -l | grep forcedeth
/lib/modules/2.6.20.1/kernel/drivers/net/forcedeth.ko
[/code:1]
所以请更新到我们的最新内核(看置顶贴),然后遵照宽带网络连接向导进行设置。
15、如何设置启动级别?
决定启动级别有两个地方,grub 配置的优先级最高,其次为 /etc/inittab 配置文件,如果 grub 配置没有给出启动级别参数,系统就会使用 /etc/inittab 配置文件里的设置。
打开 /boot/grub/grub.conf,看到:
[code:1]
# grub.conf generated by MagicInstaller.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default=0
timeout=10
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 Windows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MagicLinux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5.3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5.3.img
title MagicLinux (Graphics Mode)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5.3 init 5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5.3.img
title MagicLinux (Console Mode)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5.3 init 3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5.3.img
title MagicLinux (Single Mode)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5.3 init 1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5.3.img
[/code:1]
启动时系统已经提供三个级别的选项,Graphics Mode,Console Mode,Single Mode,它们是由 init 5、3、1 决定的。那么不带 init 参数会启动到什么级别?那就要看 /etc/inittab 里的设置了。打开 /etc/inittab,找到:
[code:1]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关机
# 1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也称“安全模式”,可以完成许多底层维护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不带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全功能多用户模式
# 4 - unused 保留未使用到的模式,通常是控制台
# 5 - X11 图形用户界面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重启
#
id:5:initdefault:
[/code:1]
可以看到默认启动级是 5,就是图形界面。修改 id:5:initdefault: 其中的 5 为 3,默认启动就是控制台了。
注意:
(a)使用 xconfig 配置显卡失败,配置程序会自动修改为 3,这是为了确保安全,当你手工修正错误后,请修改回 5。
(b)绝对不要设置为 1 或者 6,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作法了。
16、如何设置控制台的最高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打开 /boot/grub/grub.conf,修改其中的 vga 参数即可。vga 参数的含义见下表:
[code:1]
色深\分辨率----640x480-----800x600-----1024x768------1280x1024
8bit---------769---------771-----------773-----------775
15bit--------784---------787-----------790-----------793
16bit--------785---------788-----------791-----------794
24bit--------786---------789-----------792-----------795
[/code:1]
注:Magic Linux 2.0 安装程序的最高分辨率和色彩深度也遵从上表的规律。
[new]
17、典型的 xorg 配置文件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才能调整图形界面的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色彩深度?如何设置宽屏显示器的分辨率?如何开启显卡的 3D 加速功能?如何开启 X server 的透明支持?
典型的 xorg 配置文件请看:
[code:1]
[root@MagicLinux ~]# cat /etc/X11/xorg.conf
# XFree86 4 configuration created by MagicInstaller.
Section "ServerLayout"
Identifier "Default Layout"
Screen 0 "Screen0" 0 0
InputDevice "Mouse0" "CorePointer"
InputDevice "Keyboard0" "CoreKeyboard"
EndSection
Section "Files"
RgbPath "/usr/X11R6/lib/X11/rgb"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75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100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ype1"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cyrilli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TF"
FontPath "/usr/share/fonts/default/Type1"
FontPath "/usr/share/fonts/ttf/zh_CN"
EndSection
Section "Module"
Load "dbe"
Load "extmod"
Load "fbdevhw"
Load "glx"
Load "record"
Load "freetype"
Load "type1"
Load "v4l"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Identifier "Keyboard0"
Driver "keyboard"
Option "XkbRules" "xfree86"
Option "XbkModel" "pc105"
Option "XkbLayout" "us"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Identifier "Mouse0"
Driver "mouse"
Option "Protocol" "IMPS/2"
Option "Device" "/dev/input/mice"
Option "ZAxisMapping" "4 5"
Option "Emulate3Buttons" "no"
EndSection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HorizSync 30.0 - 70.0
VertRefresh 50.0 - 130.0
EndSection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Videocard0"
Driver "nv"
VendorName "Videocard vendor"
BoardName "NVIDIA GeForce 2 MX (generic)"
EndSection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Viewport 0 0
Depth 24
Modes "1152x864"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code:1]
---------------------------------------------------------------------
下面给出详细解释:
---------------------------------------------------------------------
[code:1]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HorizSync 30.0 - 70.0
VertRefresh 50.0 - 130.0
EndSection
[/code:1]
HorizSync 是水平同步(刷新率),如果范围过小,则显示分辨率上不去。
VertRefresh 是垂直刷新率,如果范围过小,则屏幕显示刷新率上不去,会感觉很晃眼。
这两处(水平同步、垂直刷新)的数值参考你的显示器用户手册,如果安装系统时配置 xorg 的时候能准确识别你的显示器型号,一般这里都是正确的。如果发现和显示器用户手册上的数值不一致,则根据你的显示器用户手册填写。切不可胡乱填写,过高的数值会烧毁你的 CRT 显示器或触发保护电路。
[code:1]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Depth 24
Modes "1024x768"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code:1]
Depth 用来设置显示器的色彩深度,x 服务器目前支持 8、16、24 位,不可以设置为 32 位。
Modes 用来设置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 "1152x864"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注意:
-->这里的乘号是英文小写字母 x 而不是星号 * 。
--> 在 "Screen" 小节的 "Display" 小节如果没有使用类似 Virtual 1280 1024 这样的参数指定虚桌面分辨率,系统会尝试自左向右使用 Modes 里的最高设置作为虚桌面分辨率,而左面第一项将成为实际桌面的默认分辨率。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按照从高向低的顺序排列 Modes 里的分辨率参数,否则就会出现“管中窥豹”的现象,由于实际桌面小于虚桌面,而所有桌面图标是排列在虚桌面上的,登录图形界面后你将只能看到桌面的一小部分!
-->宽屏笔记本应当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设置,比如 "1280x960" "1280x864" "1152x800" 等,可以参考你在 windows 下的设置或者显示器用户手册。xorg 7.1 已经默认支持很多古怪的分辨率了,如果你在 Screen 小节的 Modes 行添加你的分辨率,比如 1280x720 (屏幕刷新率为 60 Hz),重启 x 发现不正常,说明系统默认不支持你的分辨率:
[code:1]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Viewport 0 0
Depth 24
Modes "1280x720" "1152x864"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code:1]
那么你就需要在 Monitor 小节手工定义一个这样的分辨率(1280x720)模式,即 Modeline。使用 gtf 命令可以自动计算出一个 Modeline,语法为:
gtf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屏幕刷新率
[code:1]
[root@MagicLinux ~]# gtf 1280 720 60
# 1280x720 @ 60.00 Hz (GTF) hsync: 44.76 kHz; pclk: 74.48 MHz
Modeline "1280x720_60.00" 74.48 1280 1336 1472 1664 720 721 724 746 -HSync +Vsync
[/code:1]
然后修改 1280x720_60.00 为 1280x720,并且把计算结果添加进 Monitor 小节的尾部:
[code:1]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 Comment all HorizSync and VertSync values to use DDC:
HorizSync 30.0 - 70.0
VertRefresh 50.0 - 130.0
Option "dpms" "true"
### 1280x720 @ 60.00 Hz (GTF) hsync: 44.76 kHz; pclk: 74.48 MHz
Modeline "1280x720" 74.48 1280 1336 1472 1664 720 721 724 746 -HSync +Vsync
### 1280x768 @ 60.00 Hz (GTF) hsync: 47.70 kHz; pclk: 80.14 MHz
Modeline "1280x768" 80.14 1280 1344 1480 1680 768 769 772 795 -HSync +Vsync
### 1280x800 @ 60.00 Hz (GTF) hsync: 49.68 kHz; pclk: 83.46 MHz
Modeline "1280x800" 83.46 1280 1344 1480 1680 800 801 804 828 -HSync +Vsync
EndSection
[/code:1]
同理,你可以定义若干个 Modeline。然后将计算出的这些分辨率从大到小添加进 Screen 小节的 Modes 行。当然,总是第一项作为默认分辨率而起作用:
[code:1]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Viewport 0 0
Depth 24
Modes "1280x800" "1280x768" "1280x720"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code:1]
-->如果不清楚你的显示器的水平同步率范围和垂直刷新率范围,可以采用 DDC 模式试试,即在 "Monitor" 小节用井号 # 注释掉 HorizSync 和 VertRefresh 即可,多数现代的显示器会自动将正确数据传递给显卡。此外若要开启显示器“能源之星”节能功能,可以使用 dpms 模式,方法是添加 Option "dpms" "true" 选项,例如:
[code:1]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 HorizSync 30.0 - 70.0
# VertRefresh 50.0 - 130.0
Option "dpms" "true"
EndSection
[/code:1]
xorg 从 6.8 版开始支持透明效果,若要开启透明效果,需要在 xorg.conf 里追加一个小节:
[code:1]
Section "Extensions"
Option "Composite" "Enable"
EndSection
[/code:1]
然后打开 KDE 控制中心,打开 桌面 -- 窗口行为 -- 透明,启动相应选项,然后打开 桌面 -- 面板 -- 外观,启动相应选项即可。这会使你的系统变得缓慢,如果是 nvidia 和 ati 显卡,安装显卡的商业驱动可以获取更高性能。那么如何单独开启菜单、面板的透明效果?
1、设置面板透明:
右键点击面板空白处--->面板菜单--->配置面板---> 外观--->允许透明--->确定
2、设置菜单透明:
K 菜单--->设置--->外观和主题--->风格--->特效--->选中启用 GUI 效果--->菜单效果:半透明--->选中菜单阴影--->菜单半透明类型:XRender 混色--->菜单不透明度:70%--->确定
目前的 2.6.17.x 内核支持提供如下芯片显卡的 drm (直接渲染管理) 驱动,配合新的 xorg 的 dri (直接渲染基础架构) 驱动可以提供部分 3D 加速:VIA、3Dfx(tdfx)、SIS、Savage、ATI r128\radeon、Matrox(mga)、Intel i8x0\i8x5\i9x5,参见:
[code:1]
直接渲染管理
[root@MagicLinux ~]# modprobe -l | grep drm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via.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tdfx.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sis.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savage.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r128.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mga.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i915.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i830.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i810.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drm.ko
/lib/modules/2.6.17.8/kernel/drivers/char/drm/radeon.ko
xorg 直接渲染基础架构
[root@MagicLinux ~]# ls -1 /usr/X11R6/lib/modules/dri
i810_dri.so
i915_dri.so
mga_dri.so
r128_dri.so
r200_dri.so
radeon_dri.so
sis_dri.so
tdfx_dri.so
xorg 2D 加速驱动
[root@MagicLinux ~]# ls -1 /usr/X11R6/lib/modules/drivers/
apm_drv.o
ark_drv.o
ati_drv.o
atimisc_drv.o
chips_drv.o
cirrus_alpine.o
cirrus_drv.o
cirrus_laguna.o
cyrix_drv.o
dummy_drv.o
fbdev_drv.o
glint_drv.o
i128_drv.o
i740_drv.o
i810_drv.o
mga_drv.o
neomagic_drv.o
nsc_drv.o
nv_drv.o
r128_drv.o
radeon_drv.o
rendition_drv.o
riva128.o
s3_drv.o
s3virge_drv.o
savage_drv.o
siliconmotion_drv.o
sis_drv.o
sisusb_drv.o
tdfx_drv.o
tga_drv.o
trident_drv.o
tseng_drv.o
v4l_drv.o
vesa_drv.o
vga_drv.o
via_drv.o
vmware_drv.o
[/code:1]
以 intel 显卡为例,通常均使用 i810 开源驱动,如果希望开启显卡的 3D 加速以便玩游戏,你需要修改 xorg.conf 的至少三处:
(1)、"Module" 小节添加: Load "dri"
(2)、"Device" 小节指定正确的驱动名: Driver "i810",对应着驱动文件 i810_drv.o
(3)、添加 DRI 小节,赋予普通用户使用 dri 的读写权限:
[code:1]
Section "DRI"
Group 0
Mode 0666
EndSection
[/code:1]
对于 sis 整合主板显卡则指定驱动为 "sis",对应着驱动文件 sis_drv.o,依此类推。必要时还可修改 "Screen" 小节的显示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下面是一个示例:
[code:1]
# XFree86 4 configuration created by MagicInstaller.
Section "ServerLayout"
Identifier "Default Layout"
Screen 0 "Screen0" 0 0
InputDevice "Mouse0" "CorePointer"
InputDevice "Keyboard0" "CoreKeyboard"
EndSection
Section "Files"
RgbPath "/usr/X11R6/lib/X11/rgb"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75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100dpi:unscaled"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ype1"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cyrilli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TF"
FontPath "/usr/share/fonts/default/Type1"
FontPath "/usr/share/fonts/ttf/zh_CN"
EndSection
Section "Module"
Load "dbe"
Load "extmod"
Load "fbdevhw"
Load "glx"
Load "record"
Load "freetype"
Load "type1"
Load "dri" <---注意这里
Load "v4l"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Identifier "Keyboard0"
Driver "keyboard"
Option "XkbRules" "xfree86"
Option "XbkModel" "pc105"
Option "XkbLayout" "us"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Identifier "Mouse0"
Driver "mouse"
Option "Protocol" "IMPS/2"
Option "Device" "/dev/input/mice"
Option "ZAxisMapping" "4 5"
Option "Emulate3Buttons" "no"
EndSection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 HorizSync 30.0 - 70.0 <---注意这里
# VertRefresh 50.0 - 130.0
Option "dpms" "true" <---注意这里
EndSection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Videocard0"
Driver "i810" <---注意这里
VendorName "Videocard vendor"
BoardName "Intel 810 (generic)"
EndSection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Viewport 0 0
Depth 24 <---注意这里
Modes "1152x864"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Section "DRI" <---注意这里
Group 0
Mode 0666
EndSection
Section "Extensions" <---注意这里
Option "Composite" "Enable"
EndSection
[/code:1]
然而,内核提供的 drm 和 xorg 提供的 dri 毕竟性能有限,且并非所有显卡都能驱动(比如 nVIDIA),所以,我们仍然建议大家安装 nvidia 和 ati 两个厂商提供的官方驱动,其他显卡不建议使用厂商提供的驱动,因其往往已经很古老,xorg 已经支持那些显卡。此外,强烈建议大家升级 xorg 到 6.9.0 以上的版本:
http://www.magiclinux.org/people/kanker/xorg/6.9.0/rpms/
http://www.magiclinux.org/people/kanker/xorg/7.1/rpms/
[new]
18、如何安装 nvidia 显卡驱动?
第一步. 下载最新驱动
http://www.nvidia.com/object/unix.html
由于目前 magic linux 是 32 位系统,通常需要 IA32 驱动。
第二步. 进入第三运行级 root 帐户
如果你先前始终不能进入图形界面,你需要首先运行 xconfig 完成基本显示设置。如果此时已经在图形界面下,则重启,在 grub 菜单选择进入 console 模式;若不想重启,亦可在虚拟控制台 konsole 里输入:
init 3
然后登陆为 root。
第三步. 安装 nvidia 驱动
为了安全起见,首先对安装程序赋予可执行权限,然后运行它。例如:
chmod a+x NVIDIA-Linux-x86-1.0-8762-pkg1.run
sh ./NVIDIA-Linux-x86-1.0-8762-pkg1.run
安装过程可能会因找不到为当前内核预编译的驱动,询问是否下载专用的驱动,回答 No,安装程序会自行编译一个驱动。安装结束,会询问是否调整 xorg 设置(即自动修改 /etc/X11/xorg.conf 文件),回答 Yes。
第四步. 编辑 /etc/X11/xorg.conf 文件
多数情况下这一步是不需要的,除非安装驱动后系统不正常,才需要手工调整该文件。例如:
vim /etc/X11/xorg.conf
vim 基本用法:按 insert 键可以进入插入编辑模式;按方向键、翻页键可以移动光标;连续两次按 Esc 键可以确保退出编辑模式,输入 :qw 则保存设置并退出,输入 :q! 则不保存设置并退出(注意命令包括冒号:)。
分别找到下面三个小节:
[code:1]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Monitor Vendor"
ModelName "AOC SPECTRUM 7Vlr & 7VlrA & 7Vlr+ & 7VlrA+"
HorizSync 30.0 - 70.0
VertRefresh 50.0 - 130.0
EndSection
[/code:1]
这两处(水平同步、垂直刷新)的数值参考你的显示器用户手册,一般这里已经是正确的。切不可胡乱填写,过高的数值会烧毁你的 CRT 显示器或触发保护电路。
[code:1]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Videocard0"
Driver "nv"
VendorName "Videocard vendor"
BoardName "NVIDIA GeForce 2 MX (generic)"
EndSection
[/code:1]
Driver 填写 "nvidia"。通常已经自动填好了。
[code:1]
Section "Screen"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Videocard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SubSection "Display"
Depth 24
Modes "1024x768"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code:1]
Depth 用来设置显示器的色彩深度,x 服务器目前支持 8、16、24 位,不可以设置为 32 位。
Modes 填写几个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 "1152x864"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注意:这里的乘号是英文小写子母 x 而不是星号 * 。系统会尝试自左向右使用 Modes 里的最高设置。宽屏笔记本应当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设置,参考你在 windows 下的设置或者显示器用户手册。如有疑问,参见上面第 17 条。
第五步. 重启 x 服务器:
进入第五运行级
init 5
或者直接启动 x 服务器
startx
如果不正常,请将驱动改回 "nv" 即可进入不带 3D 驱动的原图形界面。
[new]
19、如何安装 ProE 野火版 3.0?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 ... wtopic&t=158089
[new]
20、如何在 Magic Linux 2 下正确使用 Opera 9?
http://blog.sina.com.cn/u/53f570ed010003up
Opera 具有如下优势:
* Opera 是一款免费的浏览器。
* Opera 是一款跨平台的浏览器。
* Opera 长久以来始终致力于 IE 兼容工作,就目前而言,opera 9 是 linux 下对 IE 兼容最好的浏览器。在某些方面,它和 Firefox 各有千秋。
* Opera 一向以安全性能好于 IE 和 Firefox 著称。
* Opera 内置方便的 bt 下载功能。
* Opera 资源消耗小,速度快。
* Opera 提供完整的中文支持和界面汉化。
Opera 尚有如下不足:
* 对中文粗体字显示支持不理想。
* 某些地方对 IE 的兼容性不如 Firefox 1.5。
* 对 kaffeine 播放插件的支持不理想。
下载:
如果您的系统里包含QT 3.x 开发库,那么可以下载这里的动态链接版本:
http://ftp.wayne.edu/opera/linux/900/final/en/i386/shared/
如果您的系统里没有QT 3.x 开发库,那么可以下载这里的静态链接版本:
http://ftp.wayne.edu/opera/linux/900/final/en/i386/static/
您可以选择下载 .tar.gz 压缩包,也可以下载 rpm 包,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
然后下载中文语言包:
http://www.opera.com/download/languagefiles/
安装:
如果您下载的是 rpm 包,那么安装方法为(例如):
rpm -ivh opera-9.0-20060616.6-shared-qt.i386-en.rpm
可能执行 rpm 内嵌的安装后脚本会报错,不用理睬。此时在 KDE/GNOME 的开始菜单“互联网”里会自动添加 Opera 菜单,启动它,会看到英文的界面。如果没有自动添加 Opera 菜单,编辑一段文本,内容如下:
[code:1]
[Desktop Entry]
Encoding=UTF-8
Type=Application
Name=Opera
GenericName=Web browser
GenericName[zh_CN]=Web 浏览器
Icon=opera.png
Exec=opera %u
Terminal=false
Categories=Application;Qt;Network;WebBrowser;
MimeType=text/html;text/xml;application/xhtml+xml
Comment=Web Browser
Comment[zh_CN]=网络浏览器
[/code:1]
使用 utf-8 编码另存为 opera.desktop,然后复制到
/usr/share/applications/
此时点击开始菜单,在“互联网”里就有这个 opera 选项了。
汉化:
1、将下载的简体中文语言包 ouw900_zh-cn.lng 复制到如下位置:
/usr/share/opera/locale/
2、接着依次点击菜单栏的 Tools-->Preferences-->General,在 Language 栏点击 Details
3、在 User interface language 栏点击 Choose,选中 /usr/share/opera/locale/ouw900_zh-cn.lng 语言文件,点击 open
4、在 Encoding to assume for pages lacking specification 栏选择 GB18030
5、在 Preferred languages for web pages 栏选择 chinese,[zh],然后点击 up,使中文上升为首选语言
6、点击 OK,此时界面已经变成简体中文了。
启用中文粗体(不完全):
依次点击菜单栏的 工具-->首选项-->网页,分别点击 普通字体 和 等宽字体,选择字体列表的倒数第三个字体,显示为乱码,但是不影响使用。最后点击 确定 退出即可。
[new]
21、如何运用 hdparm 优化磁盘参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假设你有两块硬盘,那么可以在 /etc/rc.d/rc.local 里增加两条命令:
hdparm -a32 -A1 -c3 -d1 -m16 -u1 -W1 /dev/hda
hdparm -a32 -A1 -c3 -d1 -m16 -u1 -W1 /dev/hdb
由于 -K 和 -k 参数并不可靠,所以把这两条命令加进启动脚本最合适。
注意:
首先应该用 hdparm -I /dev/hda 查看输出里 Capabilities:
小节里是否有 R/W multiple sector transfer: Max = 16 这句,若有,则可以使用 -m16 参数,如果数值是 Max = 4,那么应该使用 -m4 参数。
警告:上述参数并非对所有硬盘都适用,尤其是一些古老的硬盘,-d1 和 -u1 可能造成硬盘数据毁损。在硬盘高负荷的情况下,比如编译大型软件,请关闭这两个选项(特别是 -u1),并将 -c3 降至 -c1。
下面是 hdparm 的参数说明(有些用语属于繁体中文区,有点别扭):
[code:1]
参考
Linux命令:hdparm
功能说明:显示与设定硬盘的参数。hdparm 可检测,显示与设定 IDE 或 SCSI 硬盘的参数。
语 法:hdparm [-CfghiIqtTvyYZ][-a <快取分区>][-A <0或1>][-c ][-d <0或1>][-k <0或1>][-K <0或1>][-m <分区数>][-n <0或1>][-p ][-P <分区数>][-r <0或1>][-S <时间>][-u <0或1>][-W <0或1>][-X <传输模式>][设备]
参 数:
-a<快取分区数> 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快取分区数>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0或1> 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 设定IDE32位I/O模式。
-C 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0或1> 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 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 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 显示帮助。
-i 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磁区数> 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0或1> 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 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磁区数> 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 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0或1> 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时间> 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 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 评估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0或1> 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0或1> 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传输模式> 设定硬盘的传输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省电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睡眠模式。
-Z 关闭某些Seagate硬盘的自动省电功能。
[/code:1]
[new]
22、如何优化内核参数才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实践表明使用 P4/athlon64 的 cpu 设置会比 pentium pro(i686) 快一些,特别是一些多媒体程序;
·如果是双核处理器,请务必打开 smp 支持,否则只能用单内核,速度会慢很多,反之单内核请不要打开 smp 支持,否则会变慢;
·官方发行版携带的内核出于硬件兼容的要求,都是大而全。请去掉你机器上没有的硬件的驱动支持,这样内核会小很多,速度会提高,但是初级用户根本看不懂内核选项里的英文说明,很难正确精简;
·内核的优化级只有 -Os 和 -O2 两种,除非打补丁,否则内核和 XFree86/XORG 均不受 make 参数影响,不要企图改变内核的优化级别。
[new]
23、如何启动/关闭一个服务?安装一个服务软件包后服务没有默认启动,我该怎么办?
服务安装后是否自动启动,要看系统默认设置是否开启此服务。如果默认设置并不开启此服务,就要手工开启。
举例来说:如果安装 xxx.rpm 后在 /etc/rc.d/ 里新增一个类似 vnc 的服务启停脚本,你可以这样做:
添加 vnc 服务:
chkconfig --add vnc
删除 vnc 服务:
chkconfig --del vnc
设置 2、3、4、5 运行级登录后自动启动 vnc 服务:
chkconfig --level 2345 vnc on
设置 2、3 运行级登录后不要启动 vnc 服务:
chkconfig --level 23 vnc off
如果不想注销、重登录就想立即启动 vnc 服务,可以这么做:
service vnc start
立即停止 vnc 服务,可以这么做:
service vnc stop
立即重启 vnc 服务,可以这么做:
service vnc restart
附:查看一个软件包有什么文件:
rpm -qpl xxx.rpm
如果输出里有 /etc/rc.d/vnc
那么就可以用上述方法启动服务。
在开始菜单也有一个 SysV init 服务配置工具,是图形界面的。 通常服务器软件不会出现在开始菜单,因为它不是 GUI 程序。你可以通过 SysV init 服务配置工具方便地调整你的服务。
[new]
24、如何添加打印机?
首先确保 cups 服务已经启动,执行:
[code:1]
添加 cups 服务:
chkconfig --add cups
设置 2、3、4、5 运行级登录后自动启动 cups 服务:
chkconfig --level 2345 cups on
如果不想注销、重登录,那么立即启动 cups 服务:
service cups start
[/code:1]
然后在 kde 控制中心--外设--打印机--添加 根据向导可以添加打印机。
[new]
25、如何才能知道软件包安装后其文件位于什么位置上?
很简单,找到软件包,以 vixie-cron-4.1-19mgc.i686.rpm 这个包为例,执行命令:
rpm -qpl vixie-cron-4.1-19mgc.i686.rpm
就可以知道文件到底安装在什么位置了。
如果手头没有 rpm,但是系统已经安装这个包,那么就用:
rpm -ql vixie-cron
例如:
[root@MagicLinux ~]# rpm -ql vixie-cron
/etc/cron.d
/etc/pam.d/crond
/etc/rc.d/init.d/crond
/usr/bin/crontab
/usr/sbin/crond
/usr/share/man/man1/crontab.1.gz
/usr/share/man/man5/crontab.5.gz
/usr/share/man/man8/cron.8.gz
/usr/share/man/man8/crond.8.gz
/var/spool/cron
[new]
26、如何修改开机画面(bootsplash)?
(1)、用做好的 bootsplash 画面(尺寸 1024x768 像素,颜色不限,jpg 格式) 替换 /etc/bootsplash/themes/Linux/images/silent-1024x768.jpg;
(2)、如果你想为(已经安装的) 2.6.17.8 内核制作新 initrd,那么运行 mkinitrd /boot/initrd-2.6.17.8-1.img 2.6.17.8
注意生成的文件(initrd-2.6.17.8-1.img)不要和现有文件(initrd-2.6.17.8.img)重名;
(3)、修改 /boot/grub/grub.conf,增加新的启动选项,指定使用新的 initrd,例如:
[code:1]
# grub.conf generated by MagicInstaller.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default=0
timeout=16
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 Windows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Magic Linux Genius (2.6.17.8)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7.8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7.8.img
title Magic Linux Genius new splash(2.6.17.8)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7.8 ro root=/dev/hda7 vga=791 splash=silent
initrd /boot/initrd-2.6.17.8-1.img
[/code:1]
重启计算机,就会看到三条选项:
[code:1]
Windows
Magic Linux Genius (2.6.17.8)
Magic Linux Genius new splash(2.6.17.8)
[/code:1]
选择第三条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偷懒的方法,就是完成第一步之后,安装新内核,重启进新内核,就能看到新的 bootsplash 了,因为 rpm 内嵌脚本会在安装后自动创建新的 initrd。
[new]
27、如何驱动无线网卡?
目前大部分无线网卡尚没有 linux 下的驱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 ndiswrapper 工具加载 windows 下的驱动来使用无线网卡。我们的系统里已经集成了这个工具,具体用法参见: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 ... wtopic&t=102553
本文的原文及最新版:
http://ndiswrapper.sourceforge.n ... ex.php/Installation
下面是 ndiswrapper 支持的网卡列表:
http://ndiswrapper.sourceforge.net/mediawiki/index.php/List
下面是一篇无线网络技术基础方面的文章:
http://linuxfocus.org/ChineseGB/December2004/article361.shtml
注:如果你的无线网卡仍然不工作,请更新下列软件包: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1alpha4/kernel/2.6.20.1/up/
http://www.magiclinux.org/dev/2.1alpha4/
下载后放到一个目录里,然后在这个目录里执行:
rpm -e --allmatches --nodeps alsa-driver fuse fuse-devel spca5xx ndiswrapper
rpm -Uvh --force *.rpm
另请参见:31、如何用命令行方式配置无线网络?
[new]
28、什么是 so 文件?安装软件时系统里缺少某个 so 文件怎么办?
so 是“共享对象”(share object) 的意思,相当于 windows 下的“动态链接库” (DLL, dynamic link library),一般由若干个“目标文件”(.o 文件)转化而成,是软件特定功能的集合,一般由某些软件库提供,用以在若干软件间共享同一组功能。在软件运行期间 so 文件被动态载入内存发挥作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被程序使用,且系统内存紧张的时候,会被系统从内存中清除出去,或者转移到虚拟内存(交换分区或者交换文件)里。
若安装软件(特别是不开源的商业软件)时系统里缺少某个 so 文件,可以依照如下步骤寻求解决:
(1) 你可以先看看系统里是否有更高版本的类似文件。大部分库文件是向下兼容的,若有,可以把它复制一份,并取低版本文件的名称,然后执行 ldconfig 重新注册一下所有 so 文件即可。例如,安装某个商业软件报告没找到 libreadline.so.4 文件,可是你发现系统里存在一个 libreadline.so.5 文件:
[code:1]
[root@MagicLinux lib]# ls -l /usr/lib/libreadline.so*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6 2006-02-13 /usr/lib/libreadline.so -> libreadline.so.5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2006-02-13 /usr/lib/libreadline.so.5 -> libreadline.so.5.0
-rwxr-xr-x 1 root root 181180 2005-07-26 /usr/lib/libreadline.so.5.0
[/code:1]
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 libreadline.so 和 libreadline.so.5 都是指向 libreadline.so.5.0 文件的符号链接。我们试试复制一份 libreadline.so.5.0 并取名 libreadline.so.4 然后执行 ldconfig 试试:
[code:1]
cd /usr/lib/
cp libreadline.so.5.0 libreadline.so.4
ldconfig
[/code:1]
此时重启你的程序试试看,多数情况下可以运行了。注意:创建一个叫做 libreadline.so.4 的符号链接常常不能解决问题!即下面操作是无效的:
[code:1]
ln -s libreadline.so.5.0 libreadline.so.4
[/code:1]
(2) 若上面方法不行,到 rpmfind.net 搜索 libreadline.so.4,找到包含它的 rpm 软件包,下载后右键点击展开 rpm,复制里面的 libreadline.so.4.0 到 /usr/lib/ 下,改名为 libreadline.so.4 并执行 ldconfig,重启你的程序看行不行。
[code:1]
cp libreadline.so.4.0 /usr/lib/libreadline.so.4
ldconfig
[/code:1]
(3)若还不行,你就只能自己下载一个源代码包(src.rpm 文件),自己编译一遍,然后安装(而不是升级或者降级!)这个包,这样系统里平行存在两个不同版本的同一库软件,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了。
[new]
29、如何将单个驱动程序源文件编译成内核模块?
以 forcedeth.c 网卡驱动为例,在驱动程序源文件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 Makefile 文件,在 Makefile 里添加一行:
obj-m := forcedeth.o
然后运行
make -C /usr/src/<kernel> SUBDIRS=$PWD modules
来编译特定内核的 forcedeth 内核模块。这里 /usr/src/<kernel> 表示内核源码存放位置。magic linux 下的具体编译命令是:
make -C /lib/modules/`uname -r`/source SUBDIRS=$PWD modules
注意`uname -r`这里是反引号,而不是单引号。
[new]
30、如何处理乱码文件名或文件夹名?
windows 和 magic linux 互相阅读对方的文件名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强制采用 utf-8/16 作为唯一 local 的系统就可能产生乱码。乱码通常是由于文件、文件夹名称采用了异常编码导致的,比如 magic 采用 gb18030 的 local,若文件夹采用 utf-8 编码,就会有乱码,并且不能在图形界面下简单删除,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改名或删除:
列目录:
[code:1]
[root@MagicLinux ~]# ls -1
vfloppy.rar
via
xine-lib-1.1.3-1mgc.i686.rpm
xine-lib-1.1.3-1mgc.src.rpm
xine-lib-devel-1.1.3-1mgc.i686.rpm
xorg.bmp
向天再借五百年.rar
向天再借五百年-韩磊(简谱).gif
铏氭嫙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