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敢苟同。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用着不太时髦的硬件,并同样受着硬盘空间匮乏等因素的困扰。我仍然希望“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所以CD安装光盘上的GCC基础开发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办公软件、Java甚至Firefox等东西都是可以在系统装好后再处理的。EVL-0.6目前用着还不错,而且EVL-0.6正好具备“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特性。
EVL-0.6目前用着还不错,而且EVL-0.6正好具备“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特性。
EVL-0.6正好具备“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特性,这就有点夸大了,我有一个定制过的ISO,要使EVL达到MGC同样的应用能力和编译能力,其ISO不下于800M,如果MGC用红旗的思路去压制,绝对小于EVL,那不是mgc的特点,mgc给你的感觉会是亲切的,而并非是专业的。
原帖由 haulm 于 2009-5-28 07:21 发表
……EVL-0.6正好具备“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特性,这就有点夸大了,我有一个定制过的ISO,要使EVL达到MGC同样的应用能力和编译能力,其ISO不下于800M,如果MGC用红旗的思路去压制,绝对小于EVL,那不是mgc的特点,mgc给你的感觉会是亲切的,而并非是专业的……
1. gcc4.4对代码要求更加严格,mplayer-plugin在gcc4.4下编译是无法通过的,我通过提示打开对应的源码的确找到几处非常不安定的代码,我虽然没写过多少程序,但这些代码的确存在着不安定的因素,gcc4.4的升级逼迫着你必需对旧有的源码进行梳理,对新开发的软件进行更严格的规范。所以gcc4.4的选择就是为了软件和系统更加稳定。
2. 软件是有生命力的,没有生命力的软件会在整个linux软件群中消失,新的软件会新开疆土或者会有人站出来延续它的生命,比如fcitx、kompozer、cce等等,最为出名的是audacious,从xmms-->beep-media-player-->audacious,对于开源软件来说如果你去为了一个旧的代码而放弃更好的平台都是可笑的,开源软件只要还有应用价值它都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更好的项目替代它。硬件同样有生命力,任何东西都要有代价的,我这里不想再打击你的情绪,我宁可系统不支持软驱,但我绝对希望它能支持最新的硬盘。
3. “Get the CD(not DVD), get the world”那只是你自己的想法,目前MGC应用的源码达到3G多,如果你真有get the world的想法就应该把这3G多的源码收藏起来。如果是应用,一个桌面系统又要保持较好的编译能力就绝对不止一张CD大小,你可以去权衡一下win的安装光盘,虽然是不同的系统,但基本的极限值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