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inux 进程
目前已经完成
l 软件包最大限度裁减
l RedHat/base/Comps.xml的修改
l 发行版的初步制作方法
l 将openoffice移出基本系统
l 加入xmms-mp3,mlterm,fonts,zzzrc配置文件
l 临时加入 firstboot软件包在第一次启动时修改X配置文件()
(我已经找到了修改anaconda安装程序的方法,这个软件包就去掉了)
l 开机画面,安装画面,系统logo的制作。
l 修改grub软件包中的splash screen(色彩难看了点)
l 修改光盘启动时的开机画面
l 修改kdm的logo
l 修改kde的splash screen
l 完成对htmlview initscripts redhat-logos 的修改
l 部分hack了stage2.img,完成boot.img的hack
l 去掉图形安装界面,只保留了文本方式(没有必要一定采用图形界面的安装方式,也不怎么好看)
l 修改了anaconda的XF86配置部分,自动完成字体和模块的配置(主要是一个py文件)
l 修改所有的图片,但是不准备保留图形安装界面
l LPP的补丁已经加入内核,并且根据redhat本来的config文件配置了一个通用的内核
(非常困难,好不容易干活了,并且找到了制作linux_logo.h的方法)
l 加入了linux-2.4.19中的i810_audio.c的patch(我自己的声卡是avance 650 ac97音效)
l 完成打内核rpm包的初步尝试(也很简单了,就是把安装的哪些文件达到包里,不过目前我只能制作i386的rpm包,没办法制作AMD的rpm包,是个问题)
******NEW*******
l 去掉了安装过程中防火墙配置一步(基本操作系统安装并不需要配置防火墙,考虑以后加入类似天网个人防火墙那样的简单配置工具,作为单独的一个软件包,需要就使用,不需要就没有必要都塞到系统中去)
并且,我已经找到了正确跳过(不是去掉)某些步骤的方法
l 整个安装界面已经看不到Red Hat的字样(initrd.img中的loader程序我已经重新编译了)
l 内核的图形启动界面补丁已经完成,并且整理了一套制作自己的linux_logo的工具。
l 但是经过我patch(i810_audio和图形启动界面两个patch之后)的2.4.18内核在我的系统中性能很差,这是个老问题,我用低版本的linux或者以前自己编译内核都会这样。
原因可能是我的硬件(但是8.0表现很好),我正在修改一个HIGHIO的patch.
要求完成
l 继续修改anaconda的源码,把光盘中的RedHat目录改成Magic(这个不难,但是几次我都没改成,有点烦了,不过还是要改,先搞一个基本的系统框架出来)
l 修改grub部分,调整grub的RedHat字符为Magic(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她是怎么作的,呵呵)
l 继续尝试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安装步骤
l 接着hack内核,尝试采用>2.4.18的版本,现在在我的硬件架构上跑的实在不爽
实在不行,暂时保留原有的系统内核,把这一步放缓。
l 对comps.xml规划一下,整理一下软件包的分组
l 考虑加入更多的中文相关软件包。
l 更新mozilla为1.2Be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