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进入内核也好,不进入内核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 X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可移植和网络通透性上,使它在用户体验、配置的简易程度甚至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X为了节省网络带宽,使用 XFlush 手工发送请求,因此可能使用户有迟滞的感觉;X没有统一的 widgets集,没有统一的字体配置方案(fontconfig is becoming the standard, but not yet),煤油系统反胃的统一配色、字体方案,都让人觉得X下的用户体验不如 MS Win / Mac OS X。仔细想想就知道,为什么 Mac OS X那么漂亮?因为所有程序都有统一而美观的界面。再看看X,开 xpdf / xmms / beep-media-player / abiword / konqueror ,除了眼晕还是眼晕。MS Win / Mac OS X 都有统一的输入法框架,而 X 只有一个 XIM 协议,使实现多了无数复杂的可能性……因此,要是真打算重写 X,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而不是鼓吹 X 在20年前面临的网络通透性、可移植性和所谓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