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以下为本人安装Gentoo时,对Gentoo官方安装文档作的汉化,限于本人的英文水平有限,汉化的不恰当处,希望大家指出,我将及时修改。同时,翻译得到HongKong同学Livi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虽然,她一定不会来到此处)!Half of finished in Singapore, Remember those days!
第一部分包括
1.关于安装
2.启动
3.选择硬件设置
4.选择安装网络配置
续。
1. 关于安装
首先,如果你是新手,欢迎进入 Gentoo Linux!安装 Gentoo Linux 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希望进行快速安装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预先编译好的包文件(per-build package),而希望得到由自己完全定制的Gentoo Linux 用户可以编译整个系统从基本的源程序开始。你自己喜欢选择何种方法。
关于1.4官方版本,新2-CD 安装盘是一个较大的变化,你可以在我们的 The Gentoo Linux Store定购,或者从我们的镜像网站进行下载。现在我们提供2-CD安装盘针对x86(486 以上),i686 (Pentium Pro,Pentium II,Athlon/Duron 及以上),Pentium III,Pentium 4 和Athlon XP。请在我们的store 详细阅读每个产品的介绍,以选择哪个2-CD 安装盘适合你的需要。介绍中包含了全面的CPU 兼容性信息。
关于 2 CD 安装盘 -- 在此告诉你其中的内容。第一张CD ("CD 1") 叫 "Live CD Installation" ,是可以进行启动的安装盘, 就是说你可以将 "CD 1"放入你的光驱然后起动电脑来直接从CD安装Gentoo Linux 。 你可以使用这张基于CD的Gentoo版本来安装Gentoo Linux 1.4到你的硬盘。为了能快速得到一个可以启动的Gentoo Linux,CD 1 中包含了所有你将需要的程序,因此无须连接到互联网。CD1中包含了很多预先编译好的packages包文件,比如 XFree86 X server。如果你有一个CD1的ISO镜像文件,它的后缀是"-cd1.iso"。
对比来看,第二张CD ("CD 2")不可启动,包含了很多预先编译好的packages包文件为你的系统。在这张CD中包含了已优化的包文件如 KDE,GNOME, OpenOffice, Mozilla,Evolution 以及别的。CD 2 为可选盘,目的是为了那些想快速安装Gentoo Linux的广大爱好者的。CD 2上的包文件用当前标准的单处理器系统从源程序开始编译大概需要花费36小时。如果你有一个CD2的ISO镜像文件,它的后缀是"-cd2.iso"。
注意:一个完整的Gentoo Linux 2-CD盘包含了Gentoo参考平台(GRP),GRP是一个完全预编译的Gentoo Linux 系统包括了GNOME, KDE, Mozilla 和 OpenOffice。Gentoo 参考平台("GRP") 是给一些需要的用户来进行快速安装Gentoo Linux 包文件的。"compile from source"此功能是Gentoo Linux的奠基石,这种选择余地更大的安装方法将永远被支持。 GRP的目的是使 Gentoo Linux对某些用户更加省力,并没有影响Gentoo在安装过程中"compile from source"的强大功能。
除了2-CD之外,我们还提供非常小的"basic" Live CD用来启动你的系统。一旦你的系统启动成功,你可以设置连接到Inernet,然后通过网络来安装Gentoo。"basic" CD的优点是它很小,它的ISO CD-ROM镜像文件很快能够从网络上下载。如果你是一个老用户,想通过网络来安装最新的Gentoo Linux版本,同时你有一个快速的网络接入,那么你可能比较喜欢这样的发式。如果你有一个"basic" Live CD的ISO CD-ROM镜像文件,它以“-basic.iso”结尾。
使用无论哪个Gentoo Linux CD-based的方法,你都必须有一个486或以上的处理器和至少64MB的内存。(Gentoo Linux已经成功的在64MB内存 + 64MB交换区环境下编译安装成功,但其编译安装的速度让人无法忍受。)
一旦你从Live CD启动,你可以有很多的选择。Gentoo Linux有三种 "stage" tarball 文件用于安装。选择哪一个在于你希望参与编译多少自己的系统。stage1压缩包是用来从头开始引导编译整个系统的,stage2 tarball 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属于从头开始编译整个系统的,而stage3压缩包包含了一个已编译好的基本的系统。如果你对 "GRP" 安装感兴趣,那么stage3压缩包应该有用。
如果你不是GRP安装, 你又如何选择 stage1, stage2,或 stage3 压缩包呢? 这儿有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选择从stage1起开始安装,那么你对最初系统的最优化设置和选择性的功能有完全的控制。这让一些高级用户对stage1 安装感觉很好。当然,通过如此这也帮助了一些想了解Gentoo Linux的人们,能够深入系统工作的内部。
Stage2 安装允许你略过引导部分,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来优化这部分,或者选择我们为你提供的特别的stage2 压缩包。
最后如果你要最快速的安装Gentoo Linux,那么你可以选择从stage3开始,但那样你就得用我们为你优化配置好的基本系统。 (这需要尽量的保持普遍性,就是说它的优化设置能够提高性能,并且系统的稳定性也有保证)自从Gentoo Linux的几个重要版本,出现了对绝大多数处理器特别优化的stage3,从stage3开始安装能够为全世界的用户提供一个最好的法案--一个安装既快又良好优化配置的系统。
如果你是第一次安装Gentoo Linux,那么建议考虑使用stage3 tarball安装或是stage3 + GRP安装。
注意: 高级用户们: 如果你从stage3开始安装,不允许你修改/etc/make.conf中CHOST的默认值。 如果你需要修改这样的设置,你应该从stage1 tarball开始来安装你的系统,并将CHOST改成你需要的设置。CHOST的设置普遍性是如下的内容: i686-pc-linux-gnu
重点: 如果你在安装时遇到任何的问题,希望你能够将错误报告给我们,提交到 http://bugs.gentoo.org/。 如果错误需要发给我们的Gentoo前端开发小组们(比如。KDE 小组), 他们将会为你注意其这个问题。
注意: LiveCD上的安装说明可能不是最新,或许与 http://www.gentoo.org/doc/en/gentoo-x86-install.xml 网站上的有所不同。请参考我们的网站上的最新安装文档。
现在,让我们快速的回顾一下安装步骤。首先,我们将要下载,刻录CD并从LiveCD启动。得到一个root的终端后,我们需要先分区,建立文件系统,然后解压stage1,stage2或stage3 压缩包其中的一个。如果你是用stage1或stage2的压缩包,我们将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步骤来使我们的系统成为stage3。一旦我们的系统已经是stage3,我们就可以来配置它了(自定义安装,配置文件,安装启动加载,等),启动它接着就有一个全功能的Gentoo Linux系统。在你基本的Gentoo Linux系统能够运行后,你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之前刻录好的CD2,安装任何预编译好的packages,比如KDE,GNOME,OpenOffice,Mozilla,或是别的一些你喜欢的软件。
你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来选择从哪个Stage开始安装,以下是你所需要内容: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dules/Forums/files/stage.JPG)
注意: 硬件为 ATA RAID 的用户应该在开始安装前,先阅读文末的关于ATA RAID 的文档部分。
2. 启动
警告: 在你开始做前必须先通读全文, 特别是可用的起动选项部分。略过此部分可能会使你的键盘不可使用,不能启动pcmcia服务等等。
选择选项然后从启动盘起动。 你应该看到一个带着Gentoo Linux logo的别致启动画面。在这个画面上,你可以按回车来开始启动的进程,或者在起动选项里选择具体的一个内核来从LiveCD启动定制的服务,然后按回车。据个例子: gentoo nousb nohotplug 。 如果你要在一个多处理器("SMP")的机器上安装Gentoo Linux,那么你应该在命令行打入 smp 来替换 gentoo。这会让LiveCD找到你的机器上所有的处理器, 而不仅仅是第一个。
从以下所列表格,来查阅可用的内核和可用的起动选项,或者按 F2 和 F3 来查看帮助画面。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dules/Forums/files/kernel.JPG)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dules/Forums/files/boot.JPG)
一旦你按了回车键,你将看到一个表示欢迎的更为精美别致的起动画面和进度栏。
一旦启动进程结束,你将会自动的以root超级用户登录到"Live" Gentoo Linux,在当前的控制台下,你应该有一个root ("#") 提示符,要切换到别的控制台可以按Alt-F2,Alt-F3和Alt-F4。返回你所开始的控制台按Alt-F1。
注意: 高级用户们: 当Live CD启动,为了安全root的密码为一个随机的字符串。 如果你希望用 sshd 允许远程登录Live CD,你就应该设置Live CD的root密码,通过在控制台下打入 passwd。 否则,在远程登录时,你就不知道正确的Live CD 密码。
3. 选择硬件设置
当Live CD起动,它将检测在你的机器上所有的硬件并加载合适的内核模块来支持你的硬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能够做得很恰当。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并不能自动加载相应的内核模块。如果自动检测PCI设备时丢失了了一些硬件,那么你就该自己手工的载入相应的内核模块。要察看所有支持的网卡模块,键入 ls /lib/modules/`uname -r`/kernel/drivers/net/*. 要加载相应的模块,键入以下命令:
[code:1]Code listing 3.1: PCI Modules Configuration
# modprobe pcnet32
(replace pcnet32 with your NIC module)[/code:1]
同样的,如果你能够使用的SCSI硬件设备在启动初始化时未被自动监测到,那么你也应该从/lib/modules 手工加载相应模块, 使用 modprobe:
[code:1]Code listing 3.2: Loading SCSI Modules
# modprobe aic7xxx
(replace aic7xxx with your SCSI adapter module)
# modprobe sd_mod
(sd_mod is the module for SCSI disk support)[/code:1]
注意: 对SCSI 光驱和硬盘的支持已经嵌入到内核。 注意: 高级用户们: Gentoo LiveCD 支持在你的硬盘上的DMA,所以硬盘的传输速度应该尽可能的快了,但如果情况不是如此, hdparm 能够用来设置你的硬盘上的DMA,如下:
[code:1]Code listing .3: Setting DMA
(Replace hdX with your disk device)
# hdparm -d 1 /dev/hdX
(Enables DMA)
# hdparm -d1 -A1 -m16 -u1 -a64 /dev/hdX
(Enables DMA and other safe performance-enhancing options)
# hdparm -X66 /dev/hdX
(Force-enables Ultra-DMA -- dangerous -- may cause some drives to mess up)[/code:1]
4. 选择安装网络配置
Maybe it just works?
如果你的系统是已经连入以太网的,那么很有可能你的网络配置已经自动完成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可以使用在LiveCD系统中的一些网络命令,比如 ssh, scp, ping, irssi, wget 和 lynx, 等等。
如果网络已经设置好, /sbin/ifconfig 命令应该能够列出一些网络接口信息除了lo,比如eth0:
[code:1]Code listing 4.1: /sbin/ifconfig for a working network card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50:BA:8F:61:7A
inet addr:192.168.0.2 Bcast:192.168.0.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50:ba8f:617a/10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49879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28498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1984 txqueuelen:100
RX bytes:485691215 (463.1 Mb) TX bytes:123951388 (118.2 Mb)
Interrupt:11 Base address:0xe800 [/code:1]
你可以试试ping你的ISP的DNS服务器(在 /etc/resolv.conf中找到 )或一些大型网站,来确保你的网络联通 ,DNS域名解析工作正常,等等。
[code:1]Code listing 4.2: Further Network Testing
# ping -c 3 www.yahoo.com[/code:1]
你可以使用你的网络了吗?如果可以,请略过以下的部分,跳到下一步。
PPPoE 设置
假如你需要用PPPoE来连入internet, LiveCD (任何版本) 使用 rp-pppoe 来使你方便得连入网络。 使用提供的 adsl-setup 脚本来设置你的网络连接。你将会被提示你的网络设备已经连接到ADSL modem,你应该有你的ADSL账号和密码,你的DNS服务器的IP,还要选择你是否要一个基本的防火墙。
[code:1]Code listing 4.3: 设置 PPPoE
# adsl-setup
# adsl-start [/code:1]
如果出现了某些问题,复查你的账号密码是否输入正确,察看 /etc/ppp/pap-secrets 或 /etc/ppp/chap-secrets 并保证你是用了正确的网络设备。
自动网络设置
如果你的网络没有自动配置,那么最简单的方式来建立网络是运行 net-setup脚本:
[code:1]Code listing 4.4: Net-Setup Script
# net-setup eth0[/code:1]
当然,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手工的设置网络。This is covered next.
手工DHCP 配置
DHCP是最简单的网络配置;如果你的ISP没有使用DHCP,请跳到下一个静态IP配置部分。
[code:1]Code listing 4.5: DHCP网络配置
# dhcpcd eth0[/code:1]
注意: 一些ISPs 要求你提供主机名。那么,加入 -h myhostname 到以上的dhcpcd 命令行。
如果你收到dhcpConfig警告,不要着急;错误仅仅如装饰而已, 请跳到以下的测试网络部分。
手工静态配置
为了能够从网络上下载源程序来构建我们的系统,我们必须设置好一个能够足够使用的网络,和必要的localhost接口。 需要的信息在以下的表格中:
![](http://www.linuxfans.org/nuke/modules/Forums/files/network_188.jpg)
打入以下命令,用网络接口(如:eth0 )替换 $IFACE,IP地址替换 $IPNUM,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替换 $BCAST 和子网掩码(network mask)替换 $NMASK 。至于 route 命令,用默认网关替换 $GTWAY。
[code:1]Code listing 4.6: 静态网络地址设置
# ifconfig $IFACE $IPNUM broadcast $BCAST netmask $NMASK
# route add -net default gw $GTWAY netmask 0.0.0.0 metric 1 $IFACE[/code:1]
现在我们来建立 /etc/resolv.conf文件,这样域名 (通过名称查找Web/FTP 站点,而不是通过IP 地址)将可以工作。你可以使用 nano -w /etc/resolv.conf来建立 /etc/resolv.conf文件。 nano 是一个小而易用的编辑软件。
你可以根据以下模板来建立 /etc/resolv.conf文件:
[code:1]Code listing 4.7: /etc/resolv.conf 模板
domain mydomain.com
nameserver 10.0.0.1
nameserver 10.0.0.2[/code:1]
用你的首DNS服务器和次DNS服务器的IP地址来分别替换 10.0.0.1 和 10.0.0.2。
代理设置
如果你需要使用代理,那么你就得先来设置好你的代理服务器,我们将会输出一些变量用来进行相应设置。
[code:1]Code listing 4.8: 设置代理
If the proxy restricts HTTP traffic:
# export http_proxy="http://machine.company.com:1234"
If the proxy restricts FTP traffic:
# export ftp_proxy="ftp://machine.company.com"
If the proxy restricts RSYNC traffic:
# export RSYNC_PROXY="rsync://machine.company.com"[/code:1]
网络正常运行!
到此网络应该已被设置好可以正常使用,你可以使用这些命令 ssh, scp, lynx, irssi 和 wget 来连接到在本网络的其他机器或互联网。
版权所有 2001-2002 Gentoo Technologies, Inc. Questions, Comments, Corrections? Email [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