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3|回复: 0

yy微软周第三篇--挑战微软:拳头和舌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7 07: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挑战微软:拳头和舌头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1067次) 时间:2002年06月18日 16:10来源:洪波 原创-IT

2002年初夏,古老的甲骨文忽然跟世界杯一起热遍北京。第一次闯入世界杯的中国足球队飞到韩国,在上万名中国球迷面前,3场比赛输了9个球,然后从韩国飞回来。与此同时,阔绰的美国飞行员拉里·埃里森不远万里飞到中国,在任何一个有观众的场合,不断向远在美国的比尔·盖茨发出挑战,甚至是挑衅。埃里森400多亿美元的身价,使他有足够的资本不把盖茨放在眼里。

埃里森这场抛撒数百万美元的大型商业演出,给蜷缩在看不到尽头的互联网寒冬中的我们,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激情。FM365之后,我们就没再见过钱,两年的苦日子让我们心如死灰。这时候,留胡子的埃里森来了,有钱的飞行员埃里森来了,敢与盖茨对决的埃里森来了,卖最昂贵的软件的埃里森来了。埃里森带着美元,带着保镖,带着印度人的妒嫉,带着全人类对微软的仇恨,风风火火地来了。富有的埃里森没有必要像中国的某些暴发户一样,去跟盖茨斗富比阔,他的张扬和冲动,他的天生的领袖风范,我想乃性格使然。60岁的人了,敢跳上拳台,冲40多岁的盖茨打出一记直拳两记勾拳七八记摆拳,尽管打不到要害部位,但勇气的确令人敬佩,令人感到荡气回肠,跟只会高呼口号,只会用舌头挑战微软的某些国内企业,不是一个层次。

长期以来,置身中国IT业界,此起彼伏挑战微软的声浪,早就把我们的耳朵磨出了老茧。只是不知道,这些振聋发聩的口号,比尔·盖茨有没有听到。不过我想,喊口号的人,本来就不是喊给盖茨听的。挑战微软,在我们这里,是一件物美价廉的好事儿。想出名的,挑战微软;想投机取巧的,挑战微软;想给自己涂脂抹粉的,挑战微软。基本上,只要你多少跟IT沾点儿边,就可以用挑战微软来说事儿,而且多数情况下,你很容易从挑战中得到你想要的。微软成了一个沙袋,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当着记者的面,走过去,捶打两下,第二天,你就成了英雄。但在真正的微软面前,我们的英雄们亮出的往往不是拳头,而是舌头。所以我们的英雄没法像埃里森那样风光,但他们比埃里森安全,而且他们得到了实惠,这让他们更热衷于这种安全的挑战。

不管是毛遂自荐,还是众望所归,反正甲骨文的埃里森和Sun的麦克尼利,已被公认为反微软阵营的领袖。每次这两位领袖来到中国,总会掀起反微软运动的新高潮,这让领袖感到很欣慰。但我一直觉得奇怪的是,每当领袖对微软拳打脚踢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那些英雄,就都毫无例外地默不作声了,直到领袖离开,他们才会从不知什么地方,悄悄地探出头来。或许,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的领袖放在眼里;或许,他们对反微软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或许,领袖的光芒让他们自惭形秽;或许,我不知道。

但领袖到底是领袖,最能体现领袖风范的,就是领袖总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民众利益的代表者。埃里森说:我是代表全人类跟他(盖茨)开战。麦克尼利说:我希望我和Sun公司可以成为中国的朋友,一起抵制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微软公司狭隘的垄断行为。麦克尼利还说:Sun跟谁都可以兼容,唯一不能兼容的,就是微软。

我们的挑战微软英雄们,尽管算不上领袖,但也非常愿意以民众利益代表者的面目示人。当他们谈起挑战微软,他们的表情、语气立刻变得庄重,变得神圣,忧患得无以复加,正义得一塌糊涂。他们不提代表全人类,也不提不兼容微软,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两个词组——民族产业和国家利益。一旦涉及国家和民族,这事儿就变得很严肃,比全人类的事儿更严肃,哪怕你想笑都得忍着。口号喊到这份上,舌头就比拳头更有杀伤力。

其实,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他们既不反微软,也不保微软,阵营跟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所需的产品。领袖和英雄自己说自己代表什么没有用,用户不会真把他们当成救世主。微软的强势存在,或许是对人类自由天性的一种冒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我们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只有微软的世界上,我们乐于看到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出现,就像在CPU市场上挑战Intel的AMD以及打着“中国芯”招牌的威盛。所以,尽管埃里森和麦克尼利的狂妄与傲慢让我们不太舒服,但我们还是认可了他们作为反微软阵营领袖的身份。这并不代表我们认为埃里森和麦克尼利比盖茨更慈祥,或者甲骨文和Sun比微软更厚道。我们相信,他们只是没有机会,如果给他们机会,天知道他们会不会比盖茨更霸道。

跟国内的反微软英雄相比,甲骨文和Sun都足够强大,他们都有在市场上非常成功的产品,他们的年销售额也都超过100亿美元。挑战微软,他们既有凌厉的舌头,也有强硬的拳头。我们的英雄,大多拳头很小舌头很大,他们蚍蜉撼树式的挑战,看上去忧国忧民,感人肺腑,听起来慷慨激昂,催人泪下。但市场从不相信眼泪,他们不可能满足于用戏剧性的煽情,换取民众的一点廉价的同情。说白了,他们最终的企图,是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名义下,用以卵击石的悲壮,换取政府的保护和关照。说到底,国家和民族利益是虚,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是实。

据报道,今后五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今年仅软件采购额就将超过80亿元。对嗷嗷待哺的国内IT企业来说,政府采购这块蛋糕又大又美味,没法不让人动心。在去年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中,尝到了甜头的国内企业,一下子发现了一座新的金山。微软的出局,也似乎给了这些国内企业一个暗示,厮杀将主要在国内企业之间展开。金山公司作为国内最知名最令人尊敬的挑战微软的老三八红旗手,切分政府蛋糕,自然义不容辞,当仁不让。除了金山,因不自量力挑战微软而迅速窜红的永中Office,不久前宣布跟金山的对手瑞星反病毒产品进行捆绑,眼睛瞄着的也是同一块蛋糕。而号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旗Linux和中文2000等,也都一边吞着口水,一边眼巴巴地盯着那个色香味俱全的大蛋糕。

在与微软“博弈”多年之后,金山公司总裁雷军也承认,金山其实只是微软的一个小学生。从“金山词霸Ⅱ之秋夜豪情”到软件.NET,再到WPS Office,金山亦步亦趋,学得有模有样,煞有介事。或许是出于师道尊严的考虑,或许是因为该得到的荣誉已经得到,总把一面旗子高高地举着,胳膊也会累,今天的金山已经悄悄地把挑战微软的大旗收了起来。作为假想敌的微软,正式让位给真正的敌人——瑞星、江民、中文2000等国内竞争对手,政府采购将成为他们唇枪舌剑明争暗斗的战常感觉日益良好的金山打算以此为契机,把金山打造成万人软件帝国,那时候,就该轮到别人来挑战金山了。因此,在蛋糕的周围,一场真刀真枪的贴身肉搏已经酝酿成熟,你将会看到,拳头和舌头一起挥舞,血肉和唾沫四处横飞,这比什么样的挑战,都让人过瘾。

埃里森在北京奚落盖茨的时候,微软CEO鲍尔默在美国坦白了微软心中4个最大的威胁,分别是IBM、AOL、Linux和Java,埃里森的甲骨文居然不在其中,当然,鲍尔默也没提到任何一位中国英雄。我想,IBM和AOL大概不会因此觉得受到了重视,但埃里森一定会觉得受到了轻视,甚至侮辱。我也有点儿替埃里森鸣不平,这么声势浩大的挑战,不但得不到对手的回应,甚至4个威胁席位都占不到一个,我能理解埃里森的郁闷。对比反微软斗士埃里森,国内挑战微软的英雄们一定会感到平衡很多。就好比上届世界杯冠军法国队,本届杯赛一球未进黯然出局,对中国队和中国球迷,多少都是个安慰。

2002-06-16

(首发ChinaByte专栏天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5 21:57 , Processed in 0.037370 second(s), 15 queries .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