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5|回复: 1

深度报道:IE更新缓慢 非主流浏览器联手反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9 1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度报道:IE更新缓慢 非主流浏览器联手反扑
(2004.11.26)   来自:ZDNET  

       Stiles是Stilesoft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主力产品是NetCaptro软件,旨在补IE浏览器的不足,提高上网的效率。 NetCaptor使用微软IE的的编译引擎可帮每个网页设下标签,并提供其他较IE更进步的功能。实际上,IE的常设功能这三年多来几乎原地不动,丝毫未作更新,因而给了NetCaptor出线的机会。
      
       Stiles说:“传统上,IE缓慢的更新脚步是我们的大好良机。我当初之所以撰写NetCaptor不外乎对IE沮丧透顶。”
      
       微软对浏览器漠视的态度,一度是刺激其他同业蚕食IE市场的利多,不过现在反而变成利空。
      
       IE更新功能的脚步缓慢,曾为其他软件同业打开一扇机会之窗,开发具有更多功能的浏览器shells.不过网络使用者开始向IE之外的浏览器(如Firefox)靠拢。
      
       目前向IE借壳的浏览器开发商(包括Stiles在内)担心,IE众所周知的停滞之举对他们而言,可能既是机会也是负债。原因:对IE的不满可能迫使潜在用户不得不向其他浏览器靠拢,尤以向Mozilla Foundation的开放源代码浏览器Firefox靠拢最有可能。
      
       此态势已定,多家软件开发商,包括门户巨擘雅虎以及搜索引擎大老Google等,纷纷扬弃独尊IE的做法,改采多个浏览器并陈的策略。此态势为浏览器之争写下转捩点,向天下昭告,源代码运动已成功让微软欲独霸网络、将网络变成只有IE别无其他分号的努力受挫。
      
       雅虎的发言人说:“由于消费者要求,雅虎会不断评析新平台的优劣。雅虎的工具栏(Toolbar)目前有IE,同时也正在和开放码软件商(包括Mozilla等)合作设计新的程序,希望吸引使用Firefox浏览器的用户上门。”
      
       有关这个问题,Google代表拒绝受访,不过该公司的网站承认的确有人要求提供IE之外的工具栏,为满足客户之需,Google承诺考虑加设IE之外的工具栏。
      
       该网站的疑难小帮手网页写道:“我们一开始决定先推出微软IE版的Google Toolbar,目前则在研究推出能和其他浏览器(诸如Netscape、Mozilla等)兼容的Toolbar.不过目前尚无可用的版本,若造成用户不便,在此深感抱歉,公司会将这点铭记在心,希望未来版的Toolbar能改善这种缺失。”
      
       Stiles则表示,NetCaptor的下载次数持续增长,平均每天约有十万人使用NetCaptor,不过该程序的增长率显著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Stiles说:“Firefox绝对具有杀伤力。用户持续向他们靠拢。虽无科学实证,但的确有人写信给我,跟我说:‘我要走了,决定改用Firefox.’”
      
       安全因素
      
       根据Stiles的说法,改用Firefox浏览器最常见的理由是:安全使然。
      
       多位安全顾问(包括美国政府机构CERT电脑安全紧急应变小组)都提出警语,要用户提高对IE的警觉,IE的形象与名声多少受到影响。CERT对 WindowsXP操作系统最近所作的安全改良表示肯定,不过Windows半数用户却无法免费取得XP的升级版。
      
       NetCaptor与其他借IE外壳稍加改良的浏览器(包括Maxthon、Avant Browser、Clickgarden、Crazy Browser、Deepnet Explorer、4cvision等)莫不利用网友对IE的受挫感而出线。
      
       就某种程度而言,他们也因为IE的安全瑕疵而受惠。有些浏览器声称,他们抓漏的速度快过微软,提供的保护措施超过微软。
      
       以Maxthon为例,提供名为ActiveX的拦阻功能,包括Windows98在内的WindowsOS都能适用,反观微软的ActiveX拦阻功能(和SP2一起推出)却只适用于XP用户。
      
       对IE安全漏洞多与功能不足渐升不满,一群主力用户(power user)或抢鲜一族(early adopter)基于对马力强大浏览器的需求,易于向Firefox这派靠拢。
      
       Firefox这派的影响力与规模仍有待观望。有些技术为核心的网站注意到Firefox使用者有增无减。其他数据也显示,以Mozilla源代码为基础的浏览器也益受青睐。尽管如此,IE仍高占网络浏览器90%以上的市场。
      
       Mozilla基金会的一位工程师表示,Firefox是开发工具栏等扩展功能(extension)的理想工具。
      
       Firefox的首席工程师BenGoodger说:“有了Firefox,开发扩展功能易如反掌。只要利用JavaScript、CSS等广为网络工程师所熟悉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写出附加功能程序。”
      
       Goodger点名Google的工具栏就是根据Mozilla的源代码复制而成。
      
       扬帆吧,Gecko
      
       如果Firefox开始发展起来,为何不以Mozilla的原始源代码Gecko为中心,取代IE的编译引擎(rendering engine)?
      
       MySoft的首席技术官兼总裁ChenMingJie说,该公司的Maxthon浏览器日后可能会推出能与Firefox兼容的版本。
      
       他说:“我认为Mozilla可以做为不错的程序设计界面,这下我们就可能把所有的功能植基在Gecko引擎上。其实我们现在是支持Gecko的,不过使用Gecko引擎,无法百分之百发挥Maxthon的所有功能。”
      
       Chen表示,为了全面支持Gecko,他必须投注庞大的程序设计资源,架构全新的使用者界面。
      
       目前的浏览器shells依旧是IE的天下。
      
       原因之一是多数的网站只能和IE兼容,导致其他无法与IE兼容的网页出现瑕疵。
      
       其次,Firefox、Opera、Safari等非主流浏览器有其专门的特色与功能,因此对于一般使用者的吸引力有限。
      
       Stiles说:“若和Firefox正面交锋,很难想出可创造利基的价值主张。若从IE彻底转台到Gecko,需要花数月时间设计,由于设计的资源有限,所以说服用户转台的理由可谓少之又少…在这情况下,真不知道怎么赚钱?”
      
       跟着金钱走
      
       当今的浏览器外壳生意称不上是厚利的行业。MySoft仰赖捐赠,其中有一部份靠网友付费支撑。该公司也提供其他浏览器应用程序。
      
       一如Opera,Stilesoft提供付费版的浏览器($29.95),免费版则加了一些赞助商的跨连结。该公司也和Amazon等公司合作,让浏览器的名称和Amazon等行号名称联名出现在内部的网络上。
      
       微软表示,一些以IE为基础的浏览器以及一些将IE加以扩展的浏览器,让微软蒙其利而非受其害。对于Firefox可能瓜分其市场,微软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反之,微软认为Firefox可以充当IE的替代品,充当次要的平台,一如Apple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可以和Windows并存。
      
       微软的安全产品管理部门负责人GarySchare说:“我不认为锁定IE的工程师会减少,不过有些应用程序可能兼顾两者,这就像能够和Window与 Macintosh同时兼容的程序一样,完全由程序设计师自己决定,是要让第二个平台抑或第三个平台拥有足够的安装基础(installed base),使其成为可以发扬光大的一个商业契机。许多公司的环境适用Windows与Mac,微软就是其一。”
      
       拜大家对IE不满而发迹的Stiles表示,由于开放码团体的加入,浏览器战争死灰复燃,让他颇为讶异。
      
       他说:“老实说,我对Firefox印象深刻。有四、五年之久,大家对它是讪笑有加,觉得它不可能成气候,不过现在他们已是非常杰出的产品。”
发表于 2004-11-30 0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考虑那么多
这么多年用mozilla的产品都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2-11 03:54 , Processed in 0.041387 second(s), 15 queries .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