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用 Linux 了,这次也是从水园看到 npcomet 点火,才过来看看,原来老大们在吵的是这样的事。我想 KDE 老大应该相信自己的 Magic 的潜力,相信多年战友的耐心和能力(毕竟你们都在 i18n 那么那么多年了)。建设像样的开发流程会提高门槛,也有些浪费人力资源,看不到直接的效果。但是,门槛并没有现在想的那么高,效果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KDE 老大如果认为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那就给个办法。
我的想法还是没有变,用加法。大家都直接参与 fedora 项目,就省却了自己做发行版的麻烦。Magic 可利用的资源远比不上 fedora,从上次的公开信就可以看到:the bandwidth cost for distributing Fedora comes to $1.5 million a year... 既然 fedora 的门槛并不高,项目管理更完善,成本更低,并且更加锻炼人,为什么不尝试加入?自己从头做起,太浪费了,即使成就感有多么大。[/quote]
你不仅不清楚 magic 的定位,你连 fc 的定位都不清楚。看看以前 cjacker 的分析吧。我们不可能去做人家的实验豚鼠,人家也绝对不会因为中国用户而精简他们的 fc 和改变 fc 软件测试筛选场的性质。redhat 一方面觉得桌面产品没什么油水,一方面又不肯放弃这块潜在的市场,所以才搞出一个 fc,fc 永远都是毛坯房,而用户需要的是精装修好直接入住的饭店。这样的系统就是搞出优秀的中文支持和易用性,也无法改变其臃肿缓慢的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