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9|回复: 0

Linux 的年末变局【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2 09: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处: www.tom.com
2003 年快要结束,各家厂商都在盘点得失之时,国内的 linux 厂商突然在人事上接连发生变局,让兴奋了一年的 linux 产业一时间有些找不到方向。

拓林思、红旗骨干离失

今年 9 月份从拓林思亚太总裁位置上离开的潘迪在 12 月份坐到了微软中国的办公室,新头衔是微软亚太区副总裁。微软对此没有做任何公开宣布,只有当 tom 记者打电话去微软中国才从秘书口中得到确认。

潘迪如果是单纯的辞职就纯属正常,可是他的新东家微软就要让人好奇,毕竟像拓林思这样的 linux 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直面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微软。而潘迪曾经说过,在企业级市场,linux 和微软势均力敌,微软的市场份额大约是 38% ,linux 大约是 30% 。拓林思在 2002 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家赢利的 linux 公司,使微软 ceo 鲍尔默在很多场合不得不承认:" linux 是重要的对手"。这要归功于潘迪。

以往在企业级市场和微软抢单的潘迪转到微软,从前的战友变成了敌人,从前的敌人反而成为依靠,不知道他如何面对这一种变化。号称摸到了微软命门的潘迪会不会反过来把他了解的 linux 的关键和破绽暴露给微软?

12 月 4 日,中科红旗总裁兼 ceo 刘博向董事会提出辞职,获得董事会通过。中科红旗公司董事会随后决定任命公司高级副总裁赵晓亮代理公司总裁。中科红旗方面给出刘博下课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原因,反而招致了媒体的一番猜测,有记者认为是因为私募方面的原因,也有人猜测和中科红旗在最近的采购中失单有关。

刘博在到中科红旗前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微软大陆和香港地区 oem 部总监,而到中科红旗之后,无疑要和微软对着干。尽管有人评价说刘博到红旗本身就是屈尊,但并没有影响刘博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做得很有起色,比如在 2001 年的北京市采购中,中科红旗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订单。根据 idc2002 年中国的统计数据,红旗占据着 28.6%的市场份额,三大块业务收入为 202 万美元,但由于成本较高,没能实现盈利,因此不排除业绩原因。

2003 年 10 月底有消息说:中科红旗正在进行最新一轮私募,出售股权达 30% ,预计募集资金 5000 万元,由于刘博本人和公司的董事长都不持有红旗的股份和期权,因此业内分析更大的可能是大股东套现。私募意味着中科红旗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分散,中科院和上海联创在中科红旗中的股权进一步缩小。股东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权利的重新分配,业内人士认为,在权利的重新分配中失势,这是刘博神秘离职的原因。

国产 linux 青黄不接?

这种人事变化多少反映了国产 linux 的一种困局。

虚火太重。外表看来, linux 一片繁荣,似乎人人都用上了 linux ,可事实上,在最被用户关心的桌面端, linux 还有欠火候。刘博自己回忆过:在一次报告中,他连续使用了四个" market share " ( 市场占有率 ) 。中科红旗的股东们把追求最大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前期发展策略。在刚成立的一段时期内,中科红旗做了不少宣传工作,其桌面版的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茅。为了追求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大部分红旗 linux 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用户或预装商,销售额和利润都很小。但是,随着互联网逐渐务实,资本走向实际,中科红旗仅有市场占有率是不够的,还要有销售额和利润,而中科红旗这些做不到。中科红旗的业务伙伴曾经透露过,红旗的销售额一年也就是几千万元。而中文 linux 蓝点的创业者邓煜,甚至怀疑红旗和中软目前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业绩,"没有 3~5 年的时间,它们想靠自己的能力在操作系统的层面里赚钱是不可能的。" 冲浪平台 2002 年亏损, 2003 年上半年基本上打平,估计今年将实现盈利。刘博不久前对外称,期望今年能实现成本和收入的持平。

争抢采购是否明智?在国产 linux 厂商为数不多的销售额中还有相当部分是采购贡献的,作为国内 linux 厂商期望采购很正常,高达 300 亿人民币的市场是国产软件厂商们的避风港,而在这一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 10 月份,中软股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 cetc ) 和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合资成立了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将 linux 操作系统软件开发视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战略。而且,据说,在新一轮的北京市采购中,由国内几十家厂商联合成立的共创软件联盟拿下了最大的单子,中科红旗所获甚少。今年的软件博览会对 linux 应用环境进行演示时,选用的就是共创开源的开发的 linux 操作系统。不过业内人士认为, linux 要得到广泛应用,除了在服务器端外,还要加强桌面端的推广,"采购的 linux 操作系统并没有全部得到应用,因为人们不愿意为学习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并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微软的步步紧逼,使国内 linux 企业的发展和赢利很不容易。

linux 还有戏么?

应用推广一直以来都是 linux 最大的难题,在国内也是如此。"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到上面的应用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等,国产软件厂商还无法提供成熟的产业链条。"中软股份研发总部负责人韩乃平指出。不过,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嵌入式系统、服务器和桌面应用等应用领域,国产 linux 推广应用趋势已经逐渐明朗化。服务器一直以来都是 linux 应用值得自豪的一个领域,、银行、邮电、保险等关键部门已经开始规模推广。 linux 服务器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已经得到业界认可,一大批中间件、数据库、网络及应用软件纷纷运行在 linux 平台上。

但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市场,也就是微软最能够引以为荣,牢牢占据的桌面端市场, linux 为时还远。北京市花了大量投资的采购行为,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满意:所采购的两千多套 linux 操作平台不够成熟,尚需进一步的改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市场对 linux 的认知度普遍很低,除了少数专业人士,绝大多数消费者甚至销售者都不熟悉 linux 的使用,而且市场上销售的软件只有 3% 至 3% 与 linux 兼容,其它都必须在 windows 环境下安装。 sun 为了打败微软,专门针对桌面端研制了 desktopsystem ,为什么 linux 不能够这么做呢?

看起来,摆在国产 linux 面前的并不如中科红旗公司董事长孙玉芳所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国产 linux 不仅要突破微软 windows "先入为主"的重重包围,更要力图改变人们的习惯势力,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国产软件企业从体贴用户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产品,做好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7-5 15:04 , Processed in 0.034681 second(s), 16 queries .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