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0|回复: 13

精心设计的反策划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8 00: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策划学上有正反两大类策划技术。正策划一般是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进行决策和规划;而反策划则是利用耗散学、协同学、突变论等原理对竞争对手采取破坏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说白了,反策划就是算计别人,我不想要的,别人也别想获得,在退出的市场时要让还留在这个市场的竞争者吃点苦头放点血。

今年软件行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最焦点的丑闻应该非$CO的连环诉讼与向Linux进行的发难莫属了。$CO公司进入Linux产业原本就为着投机而来,先是一口气从好几家公司那里买下了已经视为鸡肋的Unix版权,然后又和其他三家更有名气的Linux发行商建立了United Linux联盟。

也许阴谋在那一刻已经开始酝酿。当开发力量薄弱的$CO公司无法借助继续开发Unix获得收益增长之时,$CO的老总开始把自己经营不善的责任归咎于越来越受欢迎的Linux。

怀着“既然我无法从Linux中获得好处,我也不能让别人从Linux中获得好处”的变态心理,$CO正式开始实施他们蓄谋已久的反策划行动:
*首先对大力支持Linux并从中获利的IBM下手,指控IBM违反协议将他们拥有版权的源代码拷入Linux。
*当IBM对$CO的跳梁小丑行为不屑一顾时,$CO又开始用法律风险来威胁Linux用户,而完全忘了自己当初投机Linux的历史,下意识里侵犯着GPL授权协议;
*当企业用户处于游移不定和怀疑之中时,$CO有展开对其他支持Linux公司的诉讼,企图把他们反策划的打击面继续扩大;
*并无耻地宣称自己对Linux拥有版权,开始威逼利诱不明真相的企业用户,
*当问题的焦点聚集到Linux中是否真的包含侵犯了$CO版权的代码时,他们公布的所谓被侵犯的源代码却让真正知道内情、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史的人士嗤之以鼻。
虽然与IBM的公司尚未有结果,虽然所谓的证据不堪一击,但$CO反策划的目的和险恶用心则已经基本达到,不明就里的企业用户、媒体和部分买办律师要么对Linux产生恐惧、担忧、不信任,要么对Linux和GPL开始攻击和否定。

这出闹剧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农夫山泉退出纯净水市场时所实施的一连串反策划案:
*首先在CCTV的广告上用衬衣做比喻宣称纯净水再怎么净化也难恢复原来样子,挑起其他纯净水公司的起诉;
*在受到千夫所指时公布自己的实验报告,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进一步诋毁纯净水,让水战全面升级;
*接着又用水仙花实验和“争光小小科学家”活动把自己的反策划主题进一步扩大化,在普通民众中制造对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纯净水的恐慌感(也就是Linuxer所熟知的FUD妖雾);
*就在农夫山泉触犯众怒时,南京爆出在农夫山泉的瓶子里竟然发现12条蛆的新闻;
*然而就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败诉后,农夫山泉的反策划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顺利成为奥运会指定饮用水。

最近中网公司宣布退出Linux防火墙市场同样是一场反策划。中国的一些利用Linux赚钱的公司,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过是把GPL软件拿来修改一下,然后宣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换取政府和企业用户的青睐。$CO挑起的知识产权纠纷,让国内利用Linux进行投机的一些垃圾公司意识到GPL并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为了继续“发扬”“大家拿”的作风,自然要寻找能够据为己有的授权协议(例如BSD).但是,在自己退出Linux防火墙市场之时,他们决不会轻易把防火墙市场拱手让给其他Linux防火墙供应商和服务商。所以才会出现9月12日的开始实施反策划的新闻发布会:
*利用律师的话来歪曲GPL的本来含义,污蔑GPL的Linux限制商业化。实际上无论是GPL的制定者Stallman Richard,还是Linux的创始人Linus,从未宣称GPL和赚钱相矛盾,GPL条款中规定了对GPL软件修改后的软件必须开放源码,但并未限定运行在GPL软件之上、或者使用LGPL开发工具开发的软件必须开放源代码,更未限制利用GPL软件通过服务来赚钱。中国的所谓法律专家、法律顾问要么心狂胆大、无目无脑、人云亦云,要么屁股决定脑袋、毫无法理思想根底、只会钻空子谋一己私利。沈阳刘涌案的改判便可见一斑。至于他们的话能否相信,相信有头脑的Linux爱好者自己可以作出判断;
*宣称开放源代码的防火墙不安全。这是反策划的又一个核心。至于开放源代码软件安全与否,我想我不必多说。一个小小的公司开发的产品难道可以和全世界许多高手开发、并经过实践检验长期改进已经成熟的软件更安全?只能说自己根本没有核心技术不敢献丑,或者为了在政府和企业用户中制造恐慌罢了。

近年来,随着投机泡沫的破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信息产业界的反策划案例越来越多,形式更是花样翻新。轮番的诉讼,保护知识产权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采取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以便转嫁技术创新乏力和经营方法不当所带来的不景气而已。当一个产业到了靠反策划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换取苟延残喘的时候,当更多的垃圾公司反打一耙搅乱经济秩序的时候,这个产业正将面临着重大的革命风潮。就像希特勒发动了世界大战,就像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纷纷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一样。

一时的炒作可能会挽救一个濒临衰亡的公司暂时活下去,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一部分人的阻挠而停滞不前。未来的软件产业模式乃至信息产业模式,不会是商业软件和自由软件之间的竞争,而是以Linux为代表的GPL模式和以BSD操作系统为代表的BSD模式之间两种道路的争执,也许这几年GPL模式得势,而后几年BSD模式得势,然后又是GPL模式得势,具体则看当时情势的发展变化。

自由软件代表了软件产业的长远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动力,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合理的根本利益所在,并必将产生以开源社区为基础的崭新的社会文化。

所以,Linux爱好者,你大胆的往前走!

--------------------------------------------------------------------------------------
声明:本文遵循GNU文档授权协议,鼓励您对本文进行转载,但必须注明出自linuxfans.org(中国Linux公社),您可以引用和发展本文所持观点,但不得断章取义,破坏原文思想上的完整性。
--------------------------------------------------------------------------------------
发表于 2003-9-18 0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一针见血。商业公司,不黑就怪了。M$就是黑惯了的。

关于GNU和GPL协议,它们主要针对的是软件本身的自由,和钱一点关系没有。因为绝大多数编写GNU和GPL软件的作者都不是为了钱,而是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够更多的被使用和尽可能的被其他人所发展,也就是软件本身。但这个理念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不能不说有点超前。导致很多人舍本逐末,只看重GNU和GPL软件的免费获取,而不管软件的自由。

同时,GNU和GPL协议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协议方,也就没有了“受害者”,所以更像一个道德规范,执行起来就有它的困难。比如sony的playstation系列,用的都是Linux,但sony却没有给与我们任何途径接触到它的源码,这个算是很大一个违反协议的事件。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受害人,所以大家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要完全遵守协议,又要免费获得代码,又可以封闭代码赚更多的钱,对商业公司来说,BSD协议要好得多。但是,BSD就像吃大锅饭,大家都吃,但都不贡献,所以久了可能就没饭吃了。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从对推动软件发展的角度来说,GNU和GPL比BSD协议要好;从商业赚钱的角度来看,BSD要好一点这个结论呢?我个人认为不是。因为用户只会在意软件的性价比,GNU和GPL软件的性价比显然要比商用软件高很多,而且因为其注重保持软件的自由发展,终有一天在性能上会超过商用软件。所以商业软件最终会被自由软件击败。

大家肯定会问,那么写程序的人吃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还在探索,比较有前景的是做服务,用软件服务来赚钱。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政府建立国有企业和部门,专门维护自由软件,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基础建设,用纳税人的钱,为全社会服务,让大家用软件就像在用公路和享受环境一样,自由和免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8 0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可笑的借口就是GPL不能保护厂商的利益,根本是什么呢?
一句话:GPL不能保证那些只想自己赚钱,巴不得封闭一切,或者是只想从别人哪里索取根本不想贡献的厂商的利益,这种厂商在中国很多,
这不,中网等不及了,要证明这一点。

中国有诸多linux厂商,可惜除turbo外,其他厂商似乎没有任何贡献,原因可能有两个:1,无能,2,自私。

第一个原因肯定都不会承认了,那么只能是第二个原因了。
是与不是?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中国的厂商是不怎么有能的,就是全部开放大概贡献也不会很大,其次,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不论有能无能,中国厂商首先是自私的,在合理的可封闭的范围内彻底封闭,在不能封闭的里面,也要找些理由封闭。

仅举xteam几例:
1,xteam linux的中文输入法,基于qt, 当用户要求开放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开发中,一定会开放,结果现在这家公司半死不活了也没有看到一行代码。

2,xteam linux解决了kdevelop-2的中文输入问题,结果,这个补丁也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知道kdevelop-3alpha问世,中国人才能在kdevelop输入中文,这是外国人可怜我们了。

至于红旗中软等公司,不提了。

这种无能加自私的群体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作出幼稚的举动,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句话:linux从来没有求着人来用,或者求着人来封闭代码,我们用是因为我们喜欢,那些厂商不用是因为他们无能,不是吗?
如果中国所有的linux公司一夜之间破产对整个linux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中网作的高价、封闭FreeBSD防火墙大概不会比我用了几个晚上作的FreeBSD内核文件系统中文补丁对用户来讲更有价值。

这就是自由和封闭,自私和奉献的区别,想想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吧。

幸好linux, gnome, kde没有出现在中国,linux也不可能诞生在中国。

原谅他们吧,没有文化,没有理想,自私的一群人,但愿他们不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

顺便提一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中国人的精神?这种劣根,这种奴性要伴随我们多久?沉痛缅怀曾经属于中国但是中国人却不能踏上的钓鱼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9-18 01: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一篇片头加上了“人民观察”字样的文章,估计来自人民网上面的人云亦云的白痴。人民网对政府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可惜的是我无法在人民网上发表文章,无法纠正白痴记者的片面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8 08: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487f7a5cda="Fujinsan"]今天看到一篇片头加上了“人民观察”字样的文章,估计来自人民网上面的人云亦云的白痴。人民网对政府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可惜的是我无法在人民网上发表文章,无法纠正白痴记者的片面观点。[/quote]
文章:
[code:1]
人民观察:基于Linux的防火墙不安全


  新华网 (2003-09-17 12:42:10) 来源:人民网
  

  Linux的版权风波引起一家中国网络安全厂商的思考

  2003年3月6日,美国的SCO公司,控告IBM公司盗用SCO拥有的Unix技术并擅自植入Linux内,要求赔偿10亿美元以上。5月14日,SCO继续扩 大法律行动,再次发函给全球1500家大企业,警告称,使用Linux的用户可能触犯法津。SCO公司近一步要求这些公司为每台的Linux服务器支付 699美元的使用许可费用。9月4日,一些大客户要求戴尔向他们做出保证,一旦SCO起诉他们使用戴尔安装了Linux产品的计算机时,戴尔应为他 们提供保护,戴尔明确拒绝说,不提供这样的保护。

  在美国引发的Linux版权风波,引起了大洋彼岸的一家中国网络安全公司的密切关注。这家名为中网的公司,多年来一直关注Linux的发展 ,开发了不少基于Linux的软件,其中一部分还是安全产品,是我国主流的网络安全厂商之一。“使用Linux的用户可能触犯了法律”,让中网 公司的总经理万平国立刻放下所有的工作,把公司的法律顾问召来,详细研究讨论Linux有关的版权问题。

  这一研究不要紧,研究结果却让中网公司捏了一把冷汗,SCO状告IBM的版权风波与我们无关,但Linux的版权许可证协议,却让很多的中国 厂商隐藏着诸多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同时使用这些中国厂商的Linux衍生产品的用户也存在被索赔及起诉的风险,不仅基于Linux的防火墙产 品不安全,而且我国大力推行的建立基于Linux的自主软件产业的提法也是完全不可行的。

  天上掉下的Linux

  很多人都知道,Linux是可以免费下载的,可以得到源代码,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操作系统不能自主,一些 外国公司每年赚取大量的外汇,让我们一直耿耿于怀。忽然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是免费的,而且还可以得到源代码,无论是院士,还 是厂商,包括政府,几乎都是喜出望外。一时间,Linux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救星,中国兴起了Linux的热潮。Linux在政府采购中成为热点、亮 点和明星。

  我们搞了几十年的自主的操作系统,没有结果,现在忽然从天上掉下了一个近乎完美的Linux,着实让我们高兴一阵子。连学习研究都来不 及,没有人去关心那个所谓的通用公共许可协议(General Public License,即GPL)。也因为国内软件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少有人能深入 地研究和学习LINUX源代码,基本上是拿来就用。这就是国内厂商为什么早期没有注意到Linux版权风险的原因。

  通用公共许可(GPL)之迷

  那个GPL协议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GPL这个许可协议主要几个特点,包括免费使用,开放源代码,最重要的一点是版权留下(CopyLeft) 。只要不收钱,免费,可以下载,还可以得到源代码。版权留下就留下,有什么大不了?很多国人都这么想。这个观点,对最终用户是可以 的,对厂商就不行。

  GPL从本质上是反版权的,但GPL反版权却是从承认版权开始的。GPL承认著作者的版权,但要求作者开放源代码,提供免费下载,让用户自 由地得到和使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GPL是用户的天堂。GPL反版权实际上是反厂商,尤其反对厂商利用版权来赚取,从而达到用户免费 使用的目的。一个厂商利用GPL许可的软件来开发自己特有的功能,再想申请版权来赚钱,就触犯了GPL协议,侵犯了原著作者的版权。所以,G PL是利用版权来反版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GPL是商业公司的地狱。

  Linux采用的版权许可方式就是GPL通用公共许可协议。


[/cod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8 0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谈谈的就是这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iptables够出名吧,他做到了第三层。而在这一层上所写的代码可以仅仅依赖于glibc和kernel,并且作防火墙的,必须要以来与内核的网络实现。最多再加点UI。
我们不知道中网的防火墙是怎么回事,大概也是“自有知识产权”的。

我只想说:如果中网真的有能力开发防火墙产品,在防火墙产品的应用范围内,他完全可以独立开发出封闭代码的商业软件(只依赖glibc就足够了),即使是UI,也可以采用gtk实现。并且,中网是基于linux开发的,其防火墙产品肯定要依赖linux kernel的网络实现,难道这样的实现说移植就移植,并且移植到FreeBSD平台居然可以这样迅速?稍微懂点行的人就知道为什么iptables不能拿到freebsd上用,而freebsd的ipfw和ipfilter不能拿到linux上用。

也就是说:中网伟大的平台迁移证明了中网根本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开发,或者说这种开发仅仅是几个脚本或一个UI的事情,这种东西在GPL下已经有了几百个。

防火墙有基本的三件事:进,出和转发,中网的开发者们大概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学了学ipfw,然后拿来几张FreeBSD,留下了第一章,装上,然后说:看看,这才是安全的,因为我们不会公开代码!

不公开代码就代表安全?幼稚的中网论调,windows是封闭代码的,从nimda到红码到冲击波,大概中网也总要中几台,不过也难怪,中国的一些公司就这个水平了,中国的特色嘛,没办法。

一个没有技术,没有道德的公司,他们的产品能安全,算了吧,骗骗小孩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8 1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国内的无能的公司都应该在竞争中倒下的,但是现在他们还是活得挺滋润的,为什么?只能说缺乏有效竞争力。没有真正“有能”的公司参与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8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归一句,就是 自由与版权 同 发展与赚钱 的平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9-19 1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太幼稚了,难怪$CO、中网之流能够一夜成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9 14: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精心设计的反策划案

[quote:17b670891f="Fujinsan"]在策划学上有正反两大类策划技术。正策划一般是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进行决策和规划;而反策划则是利用耗散学、协同学、突变论等原理对竞争对手采取破坏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说白了,反策划就是算计别人,我不想要的,别人也别想获得,在退出的市场时要让还留在这个市场的竞争者吃点苦头放点血。
[/quote]
第一段介绍自己的背景:一看就是一个专业人士,专门研究策划学的,不过可以方向好像有点问题,在这么下去就快成‘策反’学和"不正当竞争学"博士了,比较可惜


[quote:17b670891f="Fujinsan"]今年软件行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最焦点的丑闻应该非$CO的连环诉讼与向Linux进行的发难莫属了。$CO公司进入Linux产业原本就为着投机而来,先是一口气从好几家公司那里买下了已经视为鸡肋的Unix版权,然后又和其他三家更有名气的Linux发行商建立了United Linux联盟。
[/quote]

您有点er弄错了:焦点是这个,sco也的确是unix公司,可是sco前身是caldera(caldera知道吧?是linux公司)是谁把谁买了都没闹清楚还是您走火入魔了?我看是linux骗到投资以后投机unix了一把还差不多,不过最后蚀了把米,不仅没投机成还被连骨头带肉都吃掉了

买unix版权(是不是鸡肋现在novell最清楚)的时候是caldera已经被sco消化了,名称变回sco了,
顺序您弄反了(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是先有unitedl(caldera) 后买的版权(sco),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呢还是故意混淆视听

案件的回放应该是这样的:caldera是一家linux公司,圈到了好多$,准备靠linux发笔横财,结果几年未果,$越来越少,怎么办?看到了unix虽然没落了但是还有不少人认同(当然不是linuxer),投机一把没准发笔小财,就把sco买下了,但是发现还是梦难圆,redhat太大,所以搞了个unitedlinux抗衡redhat(简单点就是linux第一次窝里反运动)但是还不行,TL和SU也都不提气,linux这个无底洞还是添不满。投资人可不管这个,我不懂计算机,这莫多钱你都给我打水漂了?给我滚,所以走马换将,新ceo来了看到了unix的价值:虽然几经折腾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决定要买漂在外边的小部分unix版权,名称改回sco,放弃linux产品,然后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quote:17b670891f="Fujinsan"]
也许阴谋在那一刻已经开始酝酿。当开发力量薄弱的$CO公司无法借助继续开发Unix获得收益增长之时,$CO的老总开始把自己经营不善的责任归咎于越来越受欢迎的Linux。
[/quote]
哪一刻?caldera把sco买了是caldera中了sco的什么阴谋?我还真有点没听懂

[quote:17b670891f="Fujinsan"]
怀着“既然我无法从Linux中获得好处,我也不能让别人从Linux中获得好处”的变态心理,$CO正式开始实施他们蓄谋已久的反策划行动:
[/quote]
有这么变态的心理您一定是在说unitedlinux,那的确是sco的皮,不过是caldera披着哪


[quote:17b670891f="Fujinsan"]*首先对大力支持Linux并从中获利的IBM下手,指控IBM违反协议将他们拥有版权的源代码拷入Linux。
[/quote]
不应该采取法律手段指控ibm,应该ddos IBM的站点


[quote:17b670891f="Fujinsan"]*当IBM对$CO的跳梁小丑行为不屑一顾时,$CO又开始用法律风险来威胁Linux用户,而完全忘了自己当初投机Linux的历史,下意识里侵犯着GPL授权协议;
[/quote]
老问题:被卖的人投机人贩子,哈哈哈


[quote:17b670891f="Fujinsan"]*当企业用户处于游移不定和怀疑之中时,$CO有展开对其他支持Linux公司的诉讼,企图把他们反策划的打击面继续扩大;
[/quote]
到目前为止好像没有*诉讼*任何一家linux公司,您不会认为ibm是linux公司吧?哈哈,"$CO又展开对其他支持Linux公司的诉讼"从何而来的?到是rh告了sco


[quote:17b670891f="Fujinsan"]*并无耻地宣称自己对Linux拥有版权,开始威逼利诱不明真相的企业用户,
[/quote]
正确的说法是"linux是unix未经授权的派生品“。
"威逼"还有争论的必要,"利诱"哪来的?我想让你不要用免费的东西来买我的东西你说我怎么利诱你比较好?


[quote:17b670891f="Fujinsan"]*当问题的焦点聚集到Linux中是否真的包含侵犯了$CO版权的代码时,他们公布的所谓被侵犯的源代码却让真正知道内情、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史的人士嗤之以鼻。
[/quote]
这的确是问题的关键,unix的发展史虽不能说是os的发展史,但是比linux发展史更有资格,并且bell labs的人现在还有不少在sco,恐怕说unix发展史轮不到您的那些人吧?(您想说的不是操作系统发展史其实是unix的发展史,是吧?各种操作系统发展史和这个unix源码执争关系好像不如unix本身的历史更能说明问题吧)


[quote:17b670891f="Fujinsan"]虽然与IBM的公司尚未有结果,虽然所谓的证据不堪一击,但$CO反策划的目的和险恶用心则已经基本达到,不明就里的企业用户、媒体和部分买办律师要么对Linux产生恐惧、担忧、不信任,要么对Linux和GPL开始攻击和否定。

[/quote]
您又当了回法官,要不怎么自己刚说完"尚未有结果"您就敢下结论"不堪一击"呢
DOS 攻击的确很险恶,我终于明白FUD是什么了


[quote:17b670891f="Fujinsan"]这出闹剧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农夫山泉退出纯净水市场时所实施的一连串反策划案:
*首先在CCTV的广告上用衬衣做比喻宣称纯净水再怎么净化也难恢复原来样子,挑起其他纯净水公司的起诉;
*在受到千夫所指时公布自己的实验报告,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进一步诋毁纯净水,让水战全面升级;
*接着又用水仙花实验和“争光小小科学家”活动把自己的反策划主题进一步扩大化,在普通民众中制造对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纯净水的恐慌感(也就是Linuxer所熟知的FUD妖雾);
*就在农夫山泉触犯众怒时,南京爆出在农夫山泉的瓶子里竟然发现12条蛆的新闻;
*然而就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败诉后,农夫山泉的反策划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顺利成为奥运会指定饮用水。
[/quote]
大家休息一下,估计又是什么谬论,我也懒的看了


[quote:17b670891f="Fujinsan"]
最近中网公司宣布退出Linux防火墙市场同样是一场反策划。中国的一些利用Linux赚钱的公司,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过是把GPL软件拿来修改一下,然后宣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换取政府和企业用户的青睐。$CO挑起的知识产权纠纷,让国内利用Linux进行投机的一些垃圾公司意识到GPL并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为了继续“发扬”“大家拿”的作风,自然要寻找能够据为己有的授权协议(例如BSD).但是,在自己退出Linux防火墙市场之时,他们决不会轻易把防火墙市场拱手让给其他Linux防火墙供应商和服务商。所以才会出现9月12日的开始实施反策划的新闻发布会:
*利用律师的话来歪曲GPL的本来含义,污蔑GPL的Linux限制商业化。实际上无论是GPL的制定者Stallman Richard,还是Linux的创始人Linus,从未宣称GPL和赚钱相矛盾,GPL条款中规定了对GPL软件修改后的软件必须开放源码,但并未限定运行在GPL软件之上、或者使用LGPL开发工具开发的软件必须开放源代码,更未限制利用GPL软件通过服务来赚钱。中国的所谓法律专家、法律顾问要么心狂胆大、无目无脑、人云亦云,要么屁股决定脑袋、毫无法理思想根底、只会钻空子谋一己私利。沈阳刘涌案的改判便可见一斑。至于他们的话能否相信,相信有头脑的Linux爱好者自己可以作出判断;
*宣称开放源代码的防火墙不安全。这是反策划的又一个核心。至于开放源代码软件安全与否,我想我不必多说。一个小小的公司开发的产品难道可以和全世界许多高手开发、并经过实践检验长期改进已经成熟的软件更安全?只能说自己根本没有核心技术不敢献丑,或者为了在政府和企业用户中制造恐慌罢了。

[/quote]
说了这么多,无非要说他linux的敌人的什么进攻,采取了什么卑鄙手段,但是对我来讲,他是linux的一分子(甭管是怎么进去的),一个linux叛徒,估计还会越来越多

GPL的争论太多了,什么GPL和赚钱矛盾不矛盾比较难讨论。
我只知道他的根基---OPEN和赚钱应该是矛盾的


[quote:17b670891f="Fujinsan"]近年来,随着投机泡沫的破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信息产业界的反策划案例越来越多,形式更是花样翻新。轮番的诉讼,保护知识产权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采取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以便转嫁技术创新乏力和经营方法不当所带来的不景气而已。当一个产业到了靠反策划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换取苟延残喘的时候,当更多的垃圾公司反打一耙搅乱经济秩序的时候,这个产业正将面临着重大的革命风潮。就像希特勒发动了世界大战,就像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纷纷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一样。

[/quote]
我要没理解错:好像您说的泡沫先是网络公司,现在是linux公司,没错吧,他们的名字估计您比我知道的多。看完这段我想问问:到底是泡沫扰乱经济秩序呢还是法律绕乱经济秩序呢?别的就不用您废话了。


[quote:17b670891f="Fujinsan"]一时的炒作可能会挽救一个濒临衰亡的公司暂时活下去,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一部分人的阻挠而停滞不前。未来的软件产业模式乃至信息产业模式,不会是商业软件和自由软件之间的竞争,而是以Linux为代表的GPL模式和以BSD操作系统为代表的BSD模式之间两种道路的争执,也许这几年GPL模式得势,而后几年BSD模式得势,然后又是GPL模式得势,具体则看当时情势的发展变化。
[/quote]
炒作,没错,linux
你不要看快死了就拉上BSD, BSD从版权到系统都是和linux这个怪胎有本质区别的。牛的时候连爸爸unix都不认了以为自己是孙猴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现在又想到bsd了?


[quote:17b670891f="Fujinsan"]
自由软件代表了软件产业的长远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动力,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合理的根本利益所在,并必将产生以开源社区为基础的崭新的社会文化。
[/quote]
这个要将来才能说,您不会是乘时间机器来拯救现代社会的XX世纪未来人吧?哈哈哈哈


[quote:17b670891f="Fujinsan"]
所以,Linux爱好者,你大胆的往前走!

--------------------------------------------------------------------------------------
声明:本文遵循GNU文档授权协议,鼓励您对本文进行转载,但必须注明出自linuxfans.org(中国Linux公社),您可以引用和发展本文所持观点,但不得断章取义,破坏原文思想上的完整性。
--------------------------------------------------------------------------------------[/quote]
好走


=====

初看您的文章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时没反应过来,看完了我才想起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大字报"吗?
难怪中国会有文化大革命。难道写大字报也会遗传吗?

不知道您是不是做学问的,研究什么不好,偏要研究策反这么阴暗的东西,研究就研究吧我们也不管您打什么旗号了,您到是把前因后果顺序弄清楚阿,连谁买谁都不知道还乱说可就有编纂的嫌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9 15: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linuxdie,评判要公正。上面一文就中网事件作出一些评论我觉得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中网的新闻就是炒作,明摆着的。

至于linux和unix的关系,你只能说unix-likd,但却绝对不是unix派生的,
不管是不是有SCO最开始说的80行代码,还是现在 SCo说的Linux是未经授权的Unix拷贝,linux有多少代码重写了?如果这也是派生的话,你是不是太不尊重哪些跟你无怨无仇的程序员们了。
linux设计并不怎么优秀,这个大家都知道,跟windows相比那个更好也很难说,但是linux就是linux。

你的一些观点我认同:sco风波是linux叛徒干的,现在的sco已经不是当年的sco,
而是caldera的新名字,犯事的是当年的caldera,所以他是叛徒,至于caldera的失落我想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产品没有创意怎么占领市场。

United linux只是几个linux公司的闹剧。

至于open和赚钱是矛盾的,没错,linux确实不赚钱,至于IBM,也没错,这个公司不过是借linux找回当年intel架构输给MS的面子,这是一个有技术但是没营销,没创意的公司,庞大但却不死不活的。‘

但是有一点,说话的时候不要浑身上下冒着怨气,伤神伤身。

linux怎么样,谁也不敢下结论,你能吗?

就算sco赢了,linux的内核也会照样发布,何况sco能赢吗?

从最开始给人的感觉有点理性到最后的胡说八道,到现在linux的版权也是他的,除了幼稚和无赖,我想不出别的词来。


最后,忘了告诉你,你表错了情,本文不针对sco,而是针对中网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19 17: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是知识危机。知识共享是科学界的一贯传统,但知识一旦变成了财产,商人就开始害怕了:深怕被别人偷去!但是知识是不可能偷的,它的传播对于最初拥有者不但毫无坏处,只会让其拥有声誉!只有把知识当成财产来拥有的人才会害怕与人共享。
知识不是财产,但是可以成为获取财产的工具,就象法律案例,没有人为法律案例付钱,它是知识,但并不影响律师们用它赚钱。gnu的先驱们觉得源代码也应该一样,这就是开源项目的出发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9-19 1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就知道有人会断章取义的,果然!
对于个别胡说八道死缠滥打的无耻之徒,我懒得去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9 23: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仔细看看这位linuxdie的名字和头像,真是品格低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7-5 02:25 , Processed in 0.036604 second(s), 16 queries .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